【Now.com生活】秋意日漸濃厚,早晚溫差大,天氣漸轉乾燥,不少人出現咳嗽、痰多、氣喘等症狀。中醫學認為,肺臟的位置是體內五臟六腑中最高,最容易受外邪入侵。秋季時燥邪旺盛,容易從口、鼻等入侵人體,影響肺臟的日常功能,使肺氣上逆而導致咳嗽、氣喘、喉嚨發癢等症狀。
中醫理論認為, 咳嗽一般分為外感咳嗽和內傷咳嗽兩大類,外感咳嗽都是由外邪(感受風、寒、燥、熱等)導致,內傷咳嗽多由於外感久病不癒、其他臟腑有病累及肺臟、或本身肺臟功能虛弱而成。
想預防咳嗽,便須做好秋季養生。多吃養陰生津潤肺之品,少吃辛辣烤炸的食物,以防秋燥。雪耳、山藥、蓮藕、百合、杏仁、蓮子等「白色食材」均有養肺功效,多吃能生津潤燥,養肺益氣。
對於不同類型的咳嗽的患者,飲食方面有不同的注意地方。
1. 若咳嗽屬風熱,合併發燒、咽痛、黃痰、黃鼻涕、口渴或頭痛時,就不宜食用補品,如當歸、鹿茸、人參、黨參、黃耆等,也不宜食辛辣、油炸、咖哩、咖啡、荔枝、龍眼、榴槤、薑、羊肉、等熱性食物。
2. 若咳嗽屬風寒,有怕冷、咽癢、痰色稀白、鼻塞、流鼻水時,就不宜食雪糕、綠豆、西瓜、蘿蔔、梨等生冷寒涼之品。另外,可以用老薑、生蔥煲水飲以驅寒氣。
3. 若咳嗽屬風燥,多伴隨喉嚨痕或乾痛、鼻腔乾、唇乾、無痰或難吐出、痰有血絲、鼻塞時,應多喝溫熱開水以潤喉,或可食用銀耳、梨、蜂蜜、百合等滋陰潤肺、補液生津。
文:曾覺知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