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樂觀韓流〉一個首爾,兩個新村?-鍾樂偉

〈樂觀韓流〉一個首爾,兩個新村?-鍾樂偉

【now.com】近年隨著韓流中的劇集與K-Pop帶動,到韓國旅遊觀光購物,甚至為到韓國留學,已成為亞洲普遍的流行文化現象。外遊到韓國,當下大多數的目的地,都是選擇到韓國的首都首爾,因而首爾市政府也因應著每年大批國外旅客到訪首爾觀光,陸續把市內的建設改變得更為旅客的方便著想,一般最受旅客歡迎的景點中,都會同時提供中英文版本的標示,讓自由行的旅客也會享受到賓至如歸的感覺。

一般來到首爾旅遊的遊客,主要都是依靠地鐵作基本的交通工具。首爾的地鐵服務,與其他的亞洲大城市比較,算是極為國外的旅客需要設想。所有的地鐵廣播與標語,都會兼備韓中英三種語言,不致令旅客於地鐵內迷路。但是,懂韓語的外國人也大概知道,韓語是拼音文字,亦可被稱為「羅馬化」,即是每一個韓語字也可以以英文字母標出拼音,有助於外國人較容易學會韓語的讀音。然而同時,也因為拼音方法,使同音異字的問題於韓語內也十分嚴重。一些字詞,於韓語中有些微讀音分別時,透過以羅馬化拼音讀出來後,其分野往往令外國人難以掌握,尤其是要在分辨地點時,更是經常出現找錯地方的爭議。

位於首爾市江北西大門區的「新村」,是一眾「哈韓一族」非常熟悉的地方,也是他們每次來到首爾必到的購物之地。一來,新村一帶鄰近延世大學與梨花女子大學等等,是青年人經常出入的地方,另外,因為是大學區,新村一帶也擁有大量酒吧與餐廳,提供便宜的娛樂。但是,同時首爾也有另一處叫「新川」的地方,那個「新川」位於江南松坡區的蠶室本洞。雖然以人氣來說遠不及江北的「新村」,但「新川」一帶也有不少時鐘酒店與酒吧,也是首爾人經常進出玩樂的地區。

而這兩個發音相同的「新村」與「新川」,又偏偏同時位於首爾地鐵2號綠色線之上。記得10多年前首次踏足首爾時,有一天晚上約了一位於「延大」讀書的朋友吃飯,電話上他只說到「我們七時於『新村』等吧﹗」。結果,初到貴境的我,盲頭烏蠅地跳上了地鐵,乘上了2號線錯到了江南的「新川」。後來於地鐵出口看不到相約了的好友,致電後才知道他說的其實是江北的「新村」。最終,我要花上40分鐘,路經20個地鐵站,才能從「新川」回到「新村」。抵達後已是八時多。頃刻望見好友,他只是對著我報以一臉無奈地傻笑。那算是我人生於首爾生活多年來,最尷尬最自卑的一次。

後來,不斷從身邊的朋友得知,原來他們也曾發生過類似的事後。甚至聽聞一些韓國人與朋友相約,因為發音不完全準確的情況下,結果出現了跟我一樣的尷尬事。有見及此,而且因為近年接收了不少生活在「新川」的居民投訴,首爾市地名委員會於今周的會議上決定,將會於下月開始把原本稱為「新川」的地鐵站,改名為「蠶室新川站(Jamsilsaenae)」。這個新名字,一方面是夾雜了一直以來「新川洞」位於「蠶室」的正式地名顯示方式,而且「Saenae」亦是傳統韓語的「新川」的意思。所以,易名後,應該可以避免了昔日的「撞名字」問題。

當然,有韓國網民質疑這一次易名選擇了「蠶室新川站」,背後或許不全然是為了解決兩處地方混亂問題,而是因為希望透過改名後包含了「蠶室」二字,有助借蠶室一帶的地價上升優勢,同時也會帶旺「新川」的地區經濟。但無論如何,一個月後,首爾地鐵的2號線內,雖然便不會再有兩個「新村/川」,但卻改變成擁有三個「蠶室」地鐵站,包括有「蠶室站」、「蠶室渡口站」與新變成的「蠶室新川站」了。

文:鍾樂偉
FB:https://www.facebook.com/stevechung413
〈樂觀韓流〉逢周四刊登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