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com】一年前的這一天,我是如此忐忑不安。
心裡鎖定三件事:香港人最後一程的系列報導《香港好走》採訪兩年還是寫不出來;支持獨立記者運作的平台「繼續報導」籌備超過一年進展緩慢;建立社區網絡的慈善機構「大銀力量」構思大半年終於正式成立。
2016年要把這三件事都做出來──當時我在臉書統稱為「大計」,心裡塞得滿滿的,卻不太敢說出來,只能一步步行。
年初的幾個月,最費心力其實是寫「大銀力量」的計劃書,與同事一起砌預算案,不斷開會,尋求各式各樣的合作空間……一直忙到年中,以為漸有眉目,誰不知撞上鐵板,一切都得重新開始。
最失望的時候,我甚至生平第一次自己買六合彩。以前都是夾錢湊熱鬧,第一次排隊到櫃檯,放下一百蚊開口說:「六合彩吖,唔該!」那職員飛快地不知說了什麼,我只懂得趕緊點頭,拿到那彩票才知道買了「兩注五期」。
當然無中。
(但我學識了如何對六合彩。)
唯有把所有失望都燒成動力,專心一意閉關把報導寫出來,就算什麼支持都得不到,我手上的採訪是扎實的,一定要把報導寫出來!
狠狠地,四個月內寫了三十萬字,對著電腦由清晨寫到半夜,靠著失望燒起的一團火,猛烈但傷身,不斷生病,幾乎以為撐不下去,終於,還是完成。
接著下來大家都已經知道:《香港好走》一書三冊首印四千套賣完已經再版;「繼續報導」在一個月內賣掉三千本書,明年會支持第二位記者出書;「大銀力量」也起步了,無論支持大或小,都會盡力試。
一年過去,以為爬上山,卻發現又再站在山腳。
可是就像那句老土的話: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路,就是走出來的。
文:陳曉蕾
(香港記者,著作包括《剩食》、《死在香港》等)
FB: https://www.facebook.com/journalistchenxiaolei/
〈生活發現〉逢周五刊登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