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消委會去年接57宗體檢投訴 認知障礙長者被推銷花費逾26萬元

消委會去年接57宗體檢投訴 認知障礙長者被推銷花費逾26萬元

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消委會去年接57宗體檢投訴 認知障礙長者被推銷花費逾26萬元

【Now新聞台】消委會去年接獲57宗有關身體檢查服務的投訴,包括體檢中心涉嫌誇大病情以推銷體檢服務,近年更有認知障礙長者被推銷花費逾26萬元。

在去年的體檢服務投訴中,投訴人到體檢中心付費980元進行兩項婦科檢測,職員表示毋須避開經期抽血,檢測後,職員稱投訴人癌指數遠高於正常水平,不應猶豫,需盡快做詳細檢查。

投訴人徵詢家庭醫生意見後,得知相關檢測不應在月經期間進行,否則數值可能偏高,質疑中心的專業性。經消委會介入後,體檢中心最終退款,但無回應或解釋有關數值偏差等問題。

亦有投訴人付500元參加體檢中心的基礎身體檢查,中心職員指,發現其肝臟有兩個肝囊腫,建議加購800元的癌指數檢測。投訴人之後諮詢醫生,了解到相關肝臟問題極少會轉為癌症,認為職員有意誤導,向消委會投訴。經調停後,體檢中心安排退款。

消委會指,過去三年平均每年接獲約50多宗有關身體檢查的投訴,涉及服務質素及報告出錯等,單一投訴最高金額個案是2022年,一名認知障礙長者被推銷購入逾26萬元體檢套餐。消委會建議投訴人考慮諮詢法律意見,或申請消費者訴訟基金。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若誤導或誇大,消費者會很害怕,害怕便即時付款。問第二個意見時,發現不是那麼嚴重,覺得好像被騙或誤導。希望透過這些個案提醒及敦促業界秉持專業醫德。」

消委會又指,體檢報告會出現假陽性或假陰性情況,提醒消費者要多諮詢醫生意見。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