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教育局提出高中四個核心科優化建議,當中通識科會改名,並由六個單元改為三大主題,當中三分之二主題涉及香港及內地,學習重點包括國家與香港的憲制關係,提及主權治權在中國及總體國家安全觀,考核模式亦會簡化。
教育局向中學校長發問卷,講解高中四個核心科目變動及收集意見,其中建議改名的通識科,當局提供五個新名稱選擇,包括公民與國家科、國民與社會科等,或由學校提供其他建議。
課程內容由現時六大單元,重組為「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及互聯相依的當代世界三大主題,每個主題課時約為45至50小時,另外有約十小時學習時數,包括學生到內地考察,這部分不涉及公開考試,但學生要撰寫考察報告作為專題研習。
整個通識科總課時會由現時250小時減半至130至150小時,重組後的課程減去了原本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的部分,更著墨香港與中國的關係,其中「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學習重點包括國家與香港的憲制關係,提及主權治權在中國,亦增加《港區國安法》的部分,學習總體國家安全觀。
通識原本包含身分認同部分,新建議下有一個課題為「國民身份認同」,重點是中國國籍及公民的概念、國家的政治體制等,通識提及「社會及政治事務參與」新建議未有列出。
考核模式亦會簡化,由以往資料回應題和延伸回應題兩卷,改為只有一卷,有短題目及多項選擇題和資料回應題兩部分,評分只分達標不達標,考核時間亦縮短,建議由一小時四十五分至兩小時三十分不等獨立專題探究取消。
至於其他科目,中文科會取消聆聽及綜合卷和說話卷,寫作卷會增設實用寫作,並增加考試時間,當局預計一系列變動,可釋放約250課時,照顧學生多元學習需要,預料新建議最早可於下學年中四級學生實施,2024年文憑試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