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經緯線本周提要】康體運動場地僧多粥少 部分場館興建拖延逾廿年

【經緯線本周提要】康體運動場地僧多粥少 部分場館興建拖延逾廿年

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經緯線本周提要】康體運動場地僧多粥少 部分場館興建拖延逾廿年

【Now新聞台】想預訂政府的運動場打球,很多時都會訂滿;有代表香港出賽的球隊,以團體身份租場練習,往往亦未能成功。政府有規劃興建新的體育場館,不過有些拖延了十多、二十年仍未興建;這個人口密集的城市,運動康體場地如何不足夠?

從事網絡安全工作的Mike,每星期都會約朋友打羽毛球,他加入了一個社交平台的羽毛球群組,群組的球友會互相幫忙租場。他說社交平台有不少這類群組,因為很多人和他一樣,經常租不到球場。

Mike Lo:「準時早上七時點進租場的版面,例如下班後的時間、周末下午或晚上黃金時間,通常都被訂滿。」

有代表香港的球隊租場練習也不容易。這晚香港閃避球總會的青年隊在中葵涌公園練習,教練倫子儒表示,他們會以體育會團體身份向康文署租球場練習,不過每個月大約只租到三分之一練習時間,因為要與很多其他團體競爭。

香港閃避球總會發展及訓練總監倫子儒:「他們一定先預留予政府(部門),然後是體育總會、慈善團體、一些公司、體育組訓練班,所有人都在這個團體群組,變了租場會有難度。」

根據規劃署制定的《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體育中心亦即是現在各區的體育館,每五至六萬五千人要有一個。目前全港有105個康文署轄下的體育館,根據現時香港人口大約753萬,應該要有115至150個體育中心,不過現在就少了10至45個。

其實政府一直有興建運動康體設施的計劃,2017年,施政報告提出「體育及康樂設施五年計劃」,指會增建或重建二十六個體育及康樂設施,以及十五個項目進行技術可行研究。

到2022年再公布「體育及康樂設施十年發展藍圖」,提出十六個項目,大部分都曾在「五年計劃」出現,包括元朗第12區這處,是前市政局規劃興建的體育館,到現在至少已經二十六年,去年政府指正在做可行性研究,現時用作為停車場。

本土研究社成員黃肇鴻:「有部分已經獲得撥款、批准,但因為很多不同原因,到現在尚未完成興建。興建一個體育館難度一定比興建大型基建小,如果政府有相同決心興建惠及市民的地區設施,其實740個羽毛球場也能完成興建。」

少了一個體育館,意味多種運動場地都會減少,興建進度大落後,有甚方法可以加快增加場地?請留意星期日晚《經緯線》。

經緯線報料熱線

nowreport@nownews24.com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