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經緯線本周提要】穆斯林旅客認為 本地清真食物選擇少

【經緯線本周提要】穆斯林旅客認為 本地清真食物選擇少

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經緯線本周提要】穆斯林旅客認為 本地清真食物選擇少

【Now新聞台】港府去年於施政報告提出,要開拓中東及東盟旅客客源,積極提升相關旅遊配套,有機構亦預測至2028年,全球穆斯林旅客將會達到2.3億人次,是具消費潛力的客群;穆斯林日常生活例如吃喝、做禮拜等,均需依循伊斯蘭教教義,要迎接這一群旅客,香港的穆斯林友善設施是否足夠?

來自摩洛哥的Ismail上月來了香港旅遊。他是穆斯林,平日生活也依循伊斯蘭教教義,所以他去旅遊,最關心的是那個地方有沒有足夠的穆斯林友善設施,例如做禮拜的地方。

穆斯林旅客Ismail Draou:「我去了內地很多城市,例如深圳、廣州、杭州、上海、北京,當你在地圖上搜尋時會找到清真寺,但可能要走路一小時,或者要乘搭鐵路。在香港,我住在九龍區,步行十分鐘可以到清真寺,感覺更為友善。」

穆斯林的日常飲食要符合教規,包括禁吃喝豬肉、酒精,以及沒有經過誦經而宰殺的動物等,所以來到香港,Ismail吃飯會找「清真餐廳」。現時全港有近150間經香港回教信託基金認證的「清真餐廳」,不過絕大部分也是印度菜、中東菜或東南亞菜。Ismail說,對想來一嚐地道香港食物的穆斯林遊客來說欠缺吸引力。

Ismail Draou:「大部分時間當我找清真餐廳,我只是找到巴基斯坦及印度菜,但作為旅客,我當然想嘗試本土食物。」

全球穆斯林人口超過20億,根據一間國際穆斯林旅遊推廣公司的預測,至2028年,全球穆斯林旅客將會達到2.3億人次,帶來2250億美元、即1.75萬億港元的消費額。

去年港府於施政報告提出要開拓中東及東盟旅客客源,當局預計穆斯林旅客是具潛力的客群,不但會留港過夜,消費力亦相對較高,人均消費大約6700港元,較非穆斯林旅客的5300港元為高。

張太及丈夫去年在深水埗開了個茶檔,賣的是港式奶茶、西多士等。他們申請了「清真友善」認證,即是有採用非清真食材或酒精煮食,但會執行措施,把清真食物分開處理。

清真友善餐廳店主張太:「這個是穆斯林朋友們要求想吃『撈丁』,我們會製作另一個版本,會用不同餐具。這個是非清真的,餐具會放這裡,跟這個不會放在一起。」

張太說,港式食物不少也有豬肉成分,要改用清真食材,限制了一些選擇,加上他們是小本經營,不能如大集團般大量訂貨,經營上面對不少挑戰。

張太:「例如沙嗲牛肉,你找到一間清真的(供應商),他也要大量,如三十磅、五十磅才會送貨,我們用不到這麼多,食材要很新鮮,很嚴謹的要求,不會擺放很久。」

除了餐廳,其他行業又怎樣準備去迎接穆斯林旅客?香港的穆斯林友善設施又是否足夠?請留意星期日晚《經緯線》。

經緯線報料熱線

nowreport@nownews24.com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