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Now新聞台】香港運動員在巴黎奧運會及殘奧會取得好成績,同時亦引起社會關注運動員以及運動項目的資助機制。有批評指精英資助評核太著重獎牌,應該加入更多準則;有些運動因為機制欠缺彈性,面臨降級削減資助;亦有運動在國際賽取得好成績,卻不被納入為精英項目;究竟,現時的資助機制可以如何完善?
22歲菲律賓裔、在香港土生土長的卡比多羅比Robbie,今年五月在英國舉行的美式桌球公開賽贏得冠軍,是首位香港球手贏到這項錦標。這次冠軍亦讓他從全職精英乙級運動員升上有更多資助的精英甲級,不過不幸的是桌球因為未能符合A級精英項目的條件,即是過去四屆及未來兩屆最少三次成為奧運或亞運比賽項目,因此桌球明年將會被降至B級,估計會減少八成資助。
Robbie表示,很多比賽都在歐美舉行,去一次費用要數萬元,他擔心削減資助後會影響參加比賽。
桌球精英運動員卡比多羅比:「要思考如何尋找其他收入維持自己可以有機會參加大型比賽,跟最頂尖的選手比賽,我和其他隊友花了很多時間練習,研究如何進步,但是如果削減資助,真的不知道…應否繼續打球。
有學者表示,有些新興運動是近年才成為比賽項目,只是以奧運或亞運作為釐定精英項目的準則是比較狹隘。
教育大學健康及體育學系高級講師雷雄德:「是否一定需要三屆或多少屆?這樣沒彈性。舉例滑板,在東京奧運才開始有,衝浪也只有兩屆,沒有三屆,如果香港有一群優秀運動員,他們也無法取得資助,是因為制度缺乏彈性。」
有些運動香港運動員在國際賽取得好成績,不過沒有被納入為精英項目,沒有任何資助,例如跳繩。去年黃天佑在世界跳繩錦標賽贏得個人花式冠軍。
二十歲的黃天佑就讀大學三年級,小學一年級開始跳繩,六年級時曾經因為家人未能負擔費用放棄去瑞典比賽的機會。升上大學後,他積極儲錢及賺錢去海外參加比賽,前陣子他曾經幹數份兼職。
跳繩運動員黃天佑:「星期一至日每天七時至晚上十二時不是上學,就是擔任(跳繩)助教,只是持續兩星期,真的撐不住,我覺得有些內疚,家人辛苦工作賺錢讓我追夢,但是追夢後,我不肯定能否回饋家人。跳得越好,(比賽)機會越多,花費便會越多,我不肯定是否應該繼續跳繩。」
香港運動員在國際賽事取得好成績,不少人認為要增加資助,究竟現時的機制可以如何改善?有甚麼新方法可以引入資助?請留意星期日晚《經緯線》。
經緯線報料熱線
nowreport@nownews2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