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Now新聞台】六月初荷里活廣場發生的謀殺案,疑兇有精神病紀錄,社會再度關注精神復元人士的支援問題。有復元人士指,覆診時間曾只得兩、三分鐘;有醫生則指,資源人手長期不足;政府提出多項加強措施,是否能夠解決問題?
五十歲的楊瑞玲患有精神分裂症,二十五歲第一次病發,當時她由加拿大回流香港攻讀博士,因為適應不了環境轉變,壓力很大中出現妄想及幻覺 。
楊瑞玲:「我會想新聞頭條是否在說我當天的情況,例如電視某一些鏡頭有一些對白,他們說的那些對白會否在說我,那時候思緒比較混亂,所以分不到真實世界和虛幻世界。」
減少悲觀情緒、抑鬱有五粒,精神分裂有兩粒。瑞玲花了十年調整藥量及種類,現時情況穩定,定期到公立醫院覆診。
她形容自己比較幸運,最近九年都由同一位主診醫生跟進,不過,她說曾經歷醫生匆忙看症的情況。
楊瑞玲:「我剛剛病發時,醫生很多時候看著電腦聽你說話,他盯著電腦,輸入病徵。『你沒有幻覺?有沒有妄想?有沒有?』問完了,打完字,『你穩定了,出去拿藥吧。』」
曾在公立醫院服務十五年的精神科專科醫生歐陽國樑,他說以前都經驗兩、三分鐘看一個症,對於精神科來說,他覺得根本不足夠 。
精神科專科醫生歐陽國樑:「精神科不能只看數字,精神科真的要詢問病人有甚麼事情發生、他的感覺如何、他有甚麼選擇去解決那件事,每個選擇有甚麼好處、壞處,我覺得十多分鐘才是一個基本需要。」
根據最新數字,現時醫管局有381位精神科醫生,接受治療患者人數有29萬多人,即是醫生跟患者比例大約1比780。醫管局說,每個病人的臨床情況、病情複雜程度,以及治療需要等因素有所不同,未有備存每個個案的診症時間。
上月初,鑽石山荷里活廣場發生謀殺案,疑兇有精神病紀錄,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之後召開會議,政府提出多項加強支援措施。其中,優化個案經理對嚴重精神病疾患患者比例不超過1比40的措施,引發不少討論。
其實早在2017年,精神健康檢討委員會發表的報告已經建議在三至五年間改善個案經理與患者的比例由當時的1比50降至大約1比40,現時政府提出,在今年第四季比例務求達至不超過1比40,有立法會議員提出質疑。
立法會議員(社會福利界)狄志遠:「在人力及資源不足情況下,第四季如何落實?」
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一般來說下半年招聘較容易,因為有新一批畢業生等,另外在個案經理方面我們有一定比例,例如精神科護士、職業治療師及社工,如果某一個職系招聘較容易,短期內,我們會招聘多一點,例如職業治療師以及社工等,待護士供應多一點我們才會聘請多點護士,所以我們有空間調節以達成目標。」
政府早前提及即將完成《精神健康條例》下,「有條件釋放」機制檢討甚麼是「有條件釋放」?對復元人士和照顧者有甚麼影響?請留意星期日晚《經緯線》。
經緯線報料熱線
nowreport@nownews2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