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Now新聞台】隧道、公園、公廁,處處都有無家者的身影。去年審計署發表報告,登記露宿者是十年前的2.6倍。三成五無領取綜援的無家者,都是內地回流的香港的港人,部分人甚至在公廁過夜。他們有怎樣的露宿經歷呢?
今年四十七歲的香港人阿緣,一直都是來往中港兩地,帶貨買賣為生。長年住在深圳,但過去三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封關,她一直都無法回家。去年六月時,她一度在公廁廁格留宿。
她說公廁裡有時不止一位無家者,當有其他人佔用了廁格,她只好在洗手盆附近席地而睡。
女露宿者阿緣:「廁所是一個最安全的地方,除了同性在裡面以外,異性是不會進去這個位置,所以危險程度會比較低,所以會給人多一些安全感,可能會覺得睡在廁所,你的人生真的挺坎坷、挺墮落。」
據審計署去年十月的報告,去年全港共有1564名登記露宿者,是十年前595人的2.6倍。
社區組織協會在2020年5月曾進行統計,至少三成五無領取綜援露宿者都是內地回流的港人,他們因疫情失業,既無力負擔香港居所,又因疫情封關沒法回到內地家,只能露宿街頭。
前線社工吳衞東早前協助阿緣搬進社區組織協會,租用兩年的過渡性房屋。
在未搬進這裡之前,阿緣曾在非政府機構提供的免費宿位居住,但她說宿舍規定她們每晚十一時或之前就要回去,這個門禁限制令她左右做人難。
阿緣:「我從事(餐飲)工作,曾經下班時間剛好十一時,回去時已經關門,不能內進。我就在對街的公園睡覺,那種感覺就好像又重複露宿了。」
政府資助宿位也有類似限制。
吳衞東說目前香港有228個露宿者資助宿位及392個非資助宿位,但宿位數目一直追不上露宿者人數升幅,而且宿位除了有門禁外,還有住宿最多半年的限制,令不少無家者望而卻步。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吳衞東:「半年後你去一個新的地方,你要交租金、上期、按金,是一萬多元。但你(仍)是家徒四壁,你說一個無家者半年是否存到足夠的金錢進入一個新的居所?那露宿者會想,住完六個月後接下來怎麼辦? 」
露宿者的身影遍布隧道、公園、公廁,到哪裡都被人驅趕,無家者想擺脫露宿的命運,有多困難呢?
請留意星期日晚《經緯線》。
經緯線報料熱線
nowreport@nownews2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