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新聞智庫】豬來了

【新聞智庫】豬來了

【新聞智庫】豬來了

【Now新聞台】來到豬年自然要談談主角,豬有人認為牠懶惰、骯髒、愚蠢,也有研究指豬其實聰明又愛乾淨。無論如何,在這個時節豬也化身可愛的代表,肩負富泰吉祥的寓意,紅遍街頭。

一齣英國卡通豬賀歲電影的宣傳片近日在內地社交網絡爆紅,評論剖析成功原因是切實反映中國社會裏城鄉發展差異,代際文化落差始終無阻一家人的愛,濃濃親情深得觀眾共鳴。

始終無變的還有豬對人的重要。「家」字的含意就是在房屋內養豬,可見在古時社會中豬的地位。

大約一萬年前,人類開始馴化野豬飼養,養豬既可以出售賺錢、提供有機肥料耕作,豬肉也可以食,豬則跟隨人類遷徙繁衍,人豬建立起密切關係。

曾經有荷蘭藝術家花了3年時間追蹤一頭豬,發現牠除了肉被吃,身體各部分還能加工製造成185種產品,從糖果、子彈到人造心臟,遍及衣食住行。

豬全身皆是寶,養豬自然大有可為,連互聯網巨頭也被吸引。

中國是豬肉消費第一大國,每年消耗世界一半以上的豬,平均每人每年吃逾50公斤。但內地養豬仍然以散戶養殖為主,規模和效率未能追上市場需求,導致豬肉產量和價格經常波動。

引入人工智能養豬,清楚紀錄豬的血統、出生、成長、飲食量及喜好等等,24小時監測豬場,分析豬任何異常狀況第一時間應對,再配合自動餵飼機械人自動調節豬場溫度、濕度等技術能節省人力物力、減低豬的死亡率、大大提高產業效率。

內地近日更有互聯網公司研發出號稱獨步全球的豬臉識別技術。可能在你和我的眼中每頭豬都一樣,但原來豬臉上的皺紋每頭也有細微分別。公司表示,有了豬臉識別系統,「個豬資料」一目了然,養豬流程全面數碼化能將成本降低三至五成。按照中國每年出產七億頭生豬計算,每年可以節省五百億人民幣。

無論是以往的農業社會還是現今的數碼社會,豬總是經濟實力的體現。

  1. 更多
  1. 法國示威罷工恐升級 英王查理斯三世押後訪法
    法國示威罷工恐升級 英王查理斯三世押後訪法
    8小時前
  2. 王毅在北京會見到訪的新西蘭外長馬胡塔
    王毅在北京會見到訪的新西蘭外長馬胡塔
    6小時前
  3. 德意志銀行股價創三年來最大跌幅
    德意志銀行股價創三年來最大跌幅
    7小時前
  4. 巴西總統盧拉因為輕微肺炎押後訪華
    巴西總統盧拉因為輕微肺炎押後訪華
    7小時前
  5. 馮德萊恩下月將與馬克龍訪華
    馮德萊恩下月將與馬克龍訪華
    7小時前
  6. 長沙灣發祥街潤發倉庫三級火 現場氣味濃烈 3600人緊急疏散
    長沙灣發祥街潤發倉庫三級火 現場氣味濃烈 3600人緊急疏散
    8小時前
  7. 駐韓美軍首次演練遠程操控薩德系統發射架
    駐韓美軍首次演練遠程操控薩德系統發射架
    8小時前
  8. 中菲副外長周五會談聚焦南海爭端
    中菲副外長周五會談聚焦南海爭端
    9小時前
  9. 長沙灣三級火 消防:工程引起火花導致火警 原因無可疑
    長沙灣三級火 消防:工程引起火花導致火警 原因無可疑
    9小時前
  10. 長沙灣發祥街潤發倉庫發生三級火 有人指現場氣味濃烈
    長沙灣發祥街潤發倉庫發生三級火 有人指現場氣味濃烈
    9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