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經緯線本周提要|爸媽看不見 健視子女成「導航員」

經緯線本周提要|爸媽看不見 健視子女成「導航員」

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經緯線本周提要|爸媽看不見 健視子女成「導航員」

【Now新聞台】父母是視障人士,子女年紀小小便要成為「導航員」,當中會面對甚麼困難?又有甚麼感受?要養育健視的子女,視障父母又會有甚麼壓力?視力所產生的隔閡又可以怎樣打破?

十一歲的吳駿逸、駿駿讀小六,視力正常。他的父母都是視障人士,爸爸只剩下左眼一成視力,而媽媽就剩下右眼一成視力,妹妹比他小兩歲,一出生便有三千度近視。

這一天,他們一家四口來深圳東門玩。每次出門,爸爸媽媽都會預先尋找路線和目的地地址,而駿駿就是家人的「導航員」。

吳駿逸:「要帶路找路,要很全神貫注,很疲累,要思考很多東西、負責很多事情,不容易,也是挺辛苦。」

根據統計處2021年公布的數據,香港有大約二十萬名視障人士,當中近五成已婚。有失明人士組織表示,有生育的視障父母會擔心孩子成長後,會難以跟他們溝通,又怕會成為兒女的負擔。

香港失明人互聯會總幹事盛李廉:「(子女)踏入青春反叛期,害怕被人取笑,覺得父母是視障會被取笑,可能覺得我的家庭比別人差,不想再跟爸媽一起,覺得這個圈子帶給他負面標籤。」

四十四歲的Ivy,健視,她的媽媽何雪芬三歲時因為發燒影響了視神經,之後右眼失明,左眼只剩下一成視力。Ivy說從小到大,無論是彈琴、溫習還是做功課,媽媽都會在旁「全天候監督」。她說明白媽媽不想因為自己視障,影響子女的表現,不過內心很抗拒媽媽的控制,升上中學後,放學經常不想回家、跟同學溜冰。

Ivy:「她(媽媽)也會罵『這些地方龍蛇混雜、很多壞人,你不要去那裡學壞』,我覺得『你曾經溜冰嗎?你知道溜冰場是怎樣嗎?我去的地方,你都不曾去。』感覺自己長大了,看到外面的世界,覺得你們視力不好,接觸的東西很少,那一刻會覺得『你別妨礙我,我也想發掘我的世界』。」

視障父母會承受甚麼壓力?健視子女會面對甚麼困難?當中的隔閡又可以怎樣打破?請留意星期日晚《經緯線》。

經緯線報料熱線

nowreport@nownews24.com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