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日玩網絡遊戲,例如在Facebook上玩Candy Crush,相信都曾試過被游說購買虛擬貨幣來換取額外功能。普通人可能會買少許來玩遊戲,但原來有人會拿虛擬貨幣來炒賣。
上星期外國一種虛擬貨幣比特幣的價格出現大幅波動,成為金融界的熱門話題。
比特幣,英文BITCOIN,是一種網上的虛擬貨幣。它不是政府發行的法定貨幣,亦無銀行或金融機構擔保,完全由網民與商戶自行使用。
Facebook或網絡遊戲上的貨幣用了就沒有,但比特幣是由一個用戶的電子錢包傳送到另一個用戶的電子錢包,所以可以不斷流轉。
現時網上有1100萬個比特幣。它的發行量受嚴格限制,每日新增的金額最多3千多個,相當穩定,不像現在各地央行可以量化寬鬆、隨便加印。但由於它無第三者擔保,價格的波動可以很大。
上星期比特幣的價格在3日內由最高266美元,急跌到最低54美元,高低相差4倍。去年年初時,比特幣更只值十多美元。用波動性這麼大的貨幣來做交收,其實用家都要承受頗大風險。就連比特幣官網上的用家須知,都寫明比特幣仍然是實驗性質,價格可升可跌,用戶要理解風險。
比特幣的運作模式,例如怎樣確保使用安全,是在2008年由一位中本聰在網上發表的。但中本聰只是網名,到底他的真正身份是甚麼人,到現在都沒有人知道。
由於網上虛擬貨幣不用經傳統的銀行和金融機構處理,只要用戶之間互相聯絡就可以交易,亦無人監管他們做甚麼買賣,有評論員就擔心會被人用來逃稅和洗黑錢。
美國財政部轄下的金融犯罪執行網絡,就在上個月向金融機構發出指引,如果有涉及相等於現實一萬美金以上的網上虛擬貨幣交易,都要記錄下來。
內地部門在數年前亦要求騰訊、新浪、網易等有虛擬貨幣的網站加強管理,向政府申報發行量及價格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