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丫海難研訊,海泰號船長黎細明首次作供,他表示,當日天氣良好,能見度好,海泰號容易操作,但如果要在駕駛室內觀看船頭的情況,則需稍微向前傾。他又指,平常多以肉眼瞭望海面情況,比較少用雷達。
海泰號船長黎細明首次作供,離開時並無回答記者問題。他表示,當日天氣及能見度良好,前一日有足夠休息,整體視野良好。
開航前亦有檢查船隻,包括雷達以及船舵控制等,一切正常。傍晚五時開始入黑,就開了航行燈及閃爍的黃燈,整晚沒有關掉。
但他透露,海泰號駕駛倉內的椅子,與控制台的高度相若。要看清楚船頭的情況,就要稍微將身體傾前。
委員會已安排黎細明下星期繼續出席研訊,而其他海泰號成員亦會陸續出席。
另外,南丫四號水手梁帶猷表示,南丫四號每個座位下亦有救生衣,出發前他有目測檢查;而船員艙亦有三十多件,救生衣數目比允許載客人數232人多。
他表示,每件救生衣亦用尼龍袋和一個薄膠袋載着,很容易就打開,自己用一分鐘便可穿好。撞船後,有乘客花了較多時間亦未能替身邊的小童穿救生衣,需要他的協助,他就幫了兩個小朋友穿上救生衣,又認為救生衣合身。
梁帶猷又說,逃離客艙後,發現一百呎外有一艘救生筏,雖然距離不遠,但水流急,游了不少時間才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