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Now新聞台】香港平均每十四分鐘就發生一宗網上騙案,受害者數以萬計;購物、求職、投資、談情,隨時都可能遇上騙徒。近期,假冒企業或名人的專頁充斥社交平台,更刊登廣告、做宣傳,尋找目標,為何可以如此猖獗?
過去三個月,這間旅遊公司找到超過六十個假冒他們的社交專頁,即平均不足兩天就有一個。
旅遊公司執行董事禤國全:「中環知名酒店的自助餐每位四百元,你看到這句『優惠先到先得,盡快私訊』,最後他會叫你入帳到私人戶口、要用現金,這是最大的問題,大家要留意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公司一定用公司帳戶。」
為了應付頻繁出現的假專頁,他們特意成立「打假小組」,不時用公司名字去搜尋,看看有沒有假專頁出現。八月情況最嚴重時,更曾經動員全公司四百多人一起舉報假專頁,最初要等兩、三個星期,現在舉報幾天後,假專頁就會被移除。
禤國全認為有關社交平台沒有核實帳戶擁有人身份,毋須任何證明就可以用公司名義出商業廣告,做法太兒戲。
禤國全:「一般在傳統媒體登廣告,你要做核實認證,有人確認自己的責任,為何沒有這樣做呢?不可為收取廣告費而濫收,我覺得這是要檢討。」
有關社交平台facebook的母公司Meta回應指,近年已加大力度檢查潛在違規的詐騙行為,當系統評估某帳戶可能與詐騙行為有關,帳戶擁有人必須完成身份核實程序,否則帳戶會被刪除。他們說,今年已在全球包括香港推出Meta驗證,包括驗證徽章和帳戶驗證、假冒帳戶防護及帳戶支援服務。
立法會議員黃錦輝早前就社交平台詐騙案件提出過質詢,他認為要立例監管平台如何應對虛假及懷疑欺詐的廣告和帳戶,但對於如何分辨這些廣告及帳戶。他說,首先要訂立清晰的指引。
立法會議員(選舉委員會)黃錦輝:「如果能夠立例訂立規則,讓平台可以跟隨或依循,這是好事。如果能正確地判斷這是否一個有風險的資訊,那就可以設立監管的規律、那就可以跟平台商討,如果你看到那類型的資訊而你沒有屏蔽時,你就違例。」
不過,有從事市場策劃的業界人士擔心立例會影響香港的營商環境。
市場策劃公司總經理沈慶寶:「我們做市場推廣,時機很重要,今天討論的熱話,經過審批可能需要兩個星期,已是兩回事,對於做宣傳或廣告的效果會差很多。」
香港平均十四分鐘就發生一宗網上騙案,騙徒利用社交平台登廣告、做宣傳,為何可以如此猖獗?又有甚麼解決方法?請留意星期日晚《經緯線》。
經緯線報料熱線
nowreport@nownews2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