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Now新聞台】第五波新冠疫情爆發至今,香港過百萬人確診,九千多人染疫離世,超過九成五是六十歲或以上的長者。離世數字背後,牽連數以萬計的家庭,不少人趕不及向親人道別。
Vinny六十五歲的媽媽二月初確診感染新冠病毒,其間先後入住醫院以及亞博館接受治療。九日之後康復出院,就去了Vinny家中休養。
三月七日凌晨,Vinny看見媽媽沒睡覺,就著她早點休息,沒想到會成為母女最後的對話。當天清晨六時半,Vinny起床,發現媽媽失去知覺,她立即幫媽媽急救。之後,由救護車送進醫院,搶救後最終不治。
Vinny:「跟我一起居住,你為何不叫我?你有問題要叫我才可以,如果叫我,我及時發現,可以早點把你送院,可能不會過世。接受不了,每晚睡覺前,我也會想起她,她還活著就好,我是不能接受,太突然。」
同樣是染疫離世的還有Arthur六十八歲的爸爸,爸爸去年十一月入住老人院,二月底,Arthur突然收到老人院通知,說爸爸飯後失去知覺。入院搶救後不治,前後只是大約兩小時。之後Arthur到殮房認領遺體,死亡證上寫上爸爸死於缺血性心臟病和新冠肺炎。
Arthur看見爸爸的遺體已經出現很大變化,就決定盡快火化。
Arthur:「沒有好好送他一程,沒有說再見,最後一聲再見也未能說,是不能夠接受。現在的不圓滿,是沒有辦法再彌補,是每一個家庭都沒辦法再彌補。」
第五波新冠疫情至今,香港過百萬人確診九千多人染疫離世,超過九成五,是六十歲或以上的長者。二、三月是新冠疫症死亡的高峰期,不少家屬當時未能即時認領親人遺體,有些人甚至等待了一個月才可以認領,因為不想遺體放置太久,有些家屬選擇不舉辦傳統喪禮,盡快舉行火化儀式。
當了喪禮策劃十多年潘耀財說,自己也是第一次經歷這種情況,很明白家屬的無奈。
喪葬策劃師潘耀財:「他們希望瞻仰遺容,他們希望化一個漂亮妝容,令逝者死得有尊嚴。但無奈地按照當時的規格是做不到,他們普遍都帶著一個遺憾完成這件身後事。」
一場疫症超過九千人死亡,背後牽連數以萬計的家庭,不少人趕不及向親人道別,他們有甚麼感受?
請留意星期日晚《經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