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五歲女童被虐致死案引起社會關注,但被揭發的虐兒個案仍然是冰山一角。童年被虐經歷影響深遠,但受害兒童未必懂得主動求助,就要靠身邊人細心查覺。
Amy(化名):「大概七至八歲開始,打我的是爸爸,真的很用力,好像鞭打的力度,打我校服遮蓋的地方。我會尖叫,會哭,沒有甚麼可以做,只有縮成一團,用手遮擋。」
化名Amy的她,被爸爸虐打的日子長達五、六年,當時的感受,她仍記得很清楚。
Amy:「很多次我都會看到眼前的景象放大了很多倍,自己好像去了大人國,自己在很小很小的角度,不是在腦海中的畫面,是眼前真的出現這種景象。這是在我被打後才出現的,我不知道是否幻覺。每一天都感到被厭惡、被憎恨,為甚麼我要來到這個世界?我的存在意義是甚麼?」
今年首三個月,社署的新登記保護兒童個案共有二百七十九宗,其中佔最多是身體虐待,其次是性侵犯。
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教授陳高凌研究虐兒及家庭暴力多年。
陳高凌:「我曾經在研究中比對過(虐兒統計)報告的數字,比較我在社會中做的調查。我們可以定義為嚴重虐兒個案,只有百分之二正由社署處理,有九成多的個案,直至很嚴重的地步,爆發了,才被發現。我想有幾個主因,社會仍然認為體罰是可以接受的,但體罰和虐待沒有清楚界線,往往是越打越失控,無論鄰居和學校接觸的老師,在這方面的認識不足,意識也不足。」
虐兒案件引起社會關注,但被揭發的個案仍是冰山一角。還有多少小孩活在噩夢之中?身邊的人又可以如何識別?請留意星期日晚《經緯線》。
《經緯線》報料電郵
nowreport@nownews2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