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初創企業打入中東市場 提供節能技術 (08:18) 土瓜灣一帶再現內地低價團 有議員倡規限入境團團費 (12:17) 孔繁毅:料6月可能出現新冠疫情輕微反彈 建議設三個傳染病中心 (12:12) 【時事全方位】高才通搶人成功?(二) (11:54) 【時事全方位】高才通搶人成功?(一) (11:53) 【時事全方位】新冠威脅仍在? (11:52) 【時事全方位】如何優化入境團?(二) (11:51) 【時事全方位】如何優化入境團?(一) (11:50) 【3月27日疫情速報】(11:40) (11:43) 林定國:市民應自覺肩負維護國家安全義務 (11:08) 大灣區醫護下月來港 林哲玄:香港有既定指引 習慣後問題不大 (10:10) 許正宇:矽谷銀行倒閉及瑞信危機對本港影響有限 (10:07) 部分新界過渡性房屋入住率不高 梁文廣建議放寬其他類別租戶比例 (09:26) 【天氣報告】(3月27日) (08:35) 藍田啟田邨停車場火警 無人受傷 (07:34) 【晨早新聞重點】(3月27日) (07:13) 【3月26日疫情速報】(23:15) (23:15) 警方:去年有89宗致命交通意外 自1954年最低 (22:16) 荃灣寮屋起火 多名居民疏散 (22:07) 【經緯線】旅客回來了(二) (20:01) 【經緯線】旅客回來了(一) (20:00) 【大鳴大放】三隧分流 公交票價(二) (19:01) 【大鳴大放】三隧分流 公交票價(一) (19:00) 【時事全方位重點提要】(3月27日) (18:22) 沙田馬場賽事有騎師墮馬 (18:19) 過渡性房屋居民不滿租期短、租金貴 倡與公屋租金看齊 (18:08) 將軍澳居民不滿厭惡性設施離民居太近及過分集中 (18:06) 約80人遊行反對將軍澳填海 參加者須戴掛頸卡牌 (18:03) 國際都會高爾夫球賽 許龍一主場奪冠 (17:20) 基層牙科關注組調查發現 逾七成市民沒有接受牙科檢查 (17:16) 屯院急症室水浸 盧寵茂:已要求醫管局交報告 (17:15) 煥然懿居二期公契增條款 促業主定期檢驗及維修保養 (17:08) 霍震霆:明向政府提交冰協管治不足報告 (16:13) 盧寵茂:正與內地商討跨境器官移植恆常化 (15:31) 約80人遊行反對將軍澳填海 參加者須戴掛頸卡牌 (15:13) 陳茂波訪星馬 指香港要努力「走出去」 (15:12) 數十人遊行反對將軍澳填海 參加者須戴掛頸卡牌 (13:16) 盧寵茂:正與內地商討跨境器官移植恆常化 (12:43) 李家超禮賓府「宴請」搜救犬 表揚出色救災表現 (11:17) 九巴免費乘車日 市民免費乘搭96R太陽能巴士 (10:17) 田北辰:三隧新收費差距仍太大 難助分流 (09:19) 【氣象冷知識】回南天現象 (08:40) 灣仔警車失事撞壆 無人受傷 (07:15) 龍翔道運油車撞倒燈柱 兩司機受傷 (07:14) 四名南亞匪劫尖沙咀表行 搶46隻名表總值1000萬元 (23:28) 李啟言累計22次外骨骼步行 李啟言父親感謝李澤楷及大國文化 (22:24) 油麻地一男子疑被非法禁錮後獲救 (22:04) 維港兩岸多幢大廈響應「地球一小時」關燈 (21:06) 女子涉嫌向法庭發出可疑信件被捕 (21:04) 黃雨期間西灣河落雹 天文台料今晚或明早或續受影響 (19:07) 【大鳴大放】醫護人手 北京之行(二) (19:01) 【大鳴大放】醫護人手 北京之行(一) (19:00) 播錯國歌事件 楊潤雄指收報告後再與港協暨奧委會商討 (18:10) 天文台今年首發黃雨 屯院急症室水浸服務一度受影響 (18:09) 林定國爭取上半年通過《法律執業者條例》修訂 (17:09) 天文台發今年首個黃雨 屯門醫院急症室水浸 (17:08) 四名南亞匪劫尖沙咀表行 搶50隻名表總值1000萬元 (17:06) 天文台發今年首個黃雨 屯門醫院急症室水浸 (15:03) 2019年國慶前政總衝突 12人暴動罪成 判囚4年至5年3個月 (13:14) 蔡若蓮未有聽聞反修例師生無法參與公社科內地考察 (13:07) 長沙灣潤發倉庫現場仍未解封 (13:03) 今年首發黃雨 天文台料短期內可能受冰雹影響 (12:59) 海關大嶼山檢獲約3800萬元走私貨 (12:45) 2019年國慶前政總衝突 12人暴動罪成 判囚4年至5年3個月 (12:41) 內地團土瓜灣街邊吃「兩餸飯盒」 程鼎一︰情況不理想 (12:28) 林世雄形容票價調整與港鐵物業利潤掛鈎是用心良苦 (12:12) 林世雄冀三隧分流減一成車流量 料不會出現三隧齊塞 (12:06) 【經緯線本周提要】旅遊業正慢慢復甦 業界指多方面仍未復常 (12:00) 內地團土瓜灣街邊吃「兩餸飯盒」 程鼎一︰情況不理想 (11:20) 【3月25日疫情速報】(10:15) (10:15) 內地團土瓜灣街邊吃兩餸飯盒 程鼎一︰情況不理想 (09:31) 林世雄冀三隧分流改變出行習慣 不認為會三隧齊塞 (09:31) 政府擬修例引入海外護士 盧寵茂:部分或毋須精通中文 (09:04) 【天氣報告】(3月25日) (08:22) 荃灣發生四宗縱火案無人傷 (07:11) 長沙灣發祥街潤發倉庫三級火 現場氣味濃烈 3600人緊急疏散 (22:15) 【杏林在線】重拾滋味 (21:30) 長沙灣三級火 消防:工程引起火花導致火警 原因無可疑 (21:05) 長沙灣發祥街潤發倉庫發生三級火 有人指現場氣味濃烈 (21:05) 持有長沙灣潤發倉庫公司:會全面配合政府調查工作 (20:26) 【時事全方位】公務員擁雙重身分說法如何理解?(二) 【時事全方位】公務員擁雙重身分說法如何理解?(二) 2020年6月9日 11:25 【Now新聞台】題目:公務員擁雙重身分說法如何理解? 公務員事務局長聶德權提出,公務員擁有特區和國家公職雙重身份,考慮問題時不能夠單從本土出發。公務員團體指說法令他們無所適從,雙重身份這個角色,應該如何理解? 嘉賓: 城大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