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萬市民已退回領消費券八達通 下周三前需辦更新手續 (15:07) 立法會首讀及二讀法律執業者修訂條例草案 (15:13) 狄志遠倡放寬《禁蒙面法》 陳穎欣不點名指居心叵測 (15:12) 三隧年底分時段收費 駕駛者料未能解決塞車問題 (15:09) 鄧炳強:香港仍有國安風險 需要保留蒙面法 (13:22) 《小熊維尼:血與蜜》取消上映 楊潤雄:相信是發行商自行決定 (13:22) 民主派初選案續審 區諾軒:簽墨落無悔聲明書增候選人DQ風險 (13:22) 【時事全方位】過海隧道調整收費(二) (13:21) 【時事全方位】過海隧道調整收費(一) (13:20) 【現身說法】過海隧道調整收費 (13:19) 葛珮帆引述政府指會與日本領事就核廢水事件談判 (13:18) 【現身說法】港鐵可加可減機制 (13:18) 【時事全方位】出口指數好轉?(二) (13:17) 【時事全方位】出口指數好轉?(一) (13:16) 【時事全方位】粵港深化合作 (13:15) 外界憂港鐵控制物業買賣時間影響票價 林世雄料問題不大 (13:10) 三隧年底夜晚私家車收費較的士平5元 的士業界憂慮或助長白牌車 (13:07) 三隧分流8月實施 西隧減至60元、紅隧東隧加至30元 年底推不同時段不同收費 (12:18) 何俊仁被撤銷保釋 即時還柙候審 (11:48) 政府公布三隧分流方案 有駕駛者認為對塞車情況幫助不大 (11:20) 三隧新收費8月起實施 年底劃三個時段不同收費 (11:19) 據悉多名前職工盟成員被國安處帶走協助調查 (11:18) 立法會再舉行前廳交流會 (10:27) 【3月22日疫情速報】(09:55) (09:55) 【一文睇晒】三隧分流新收費 (09:28) 林世雄:港鐵票價調整加入物業發展收益已回應公眾意見 (09:12) 【天氣報告】(3月22日) (09:01) 【電子支付】微信:內地支付市場發展領先 未來為香港引入行業解決方案 (07:59) 警方旺角截查的士檢懷疑大麻拘三男女 (07:19) 鄭雁雄:港粵合作得天獨厚 風光無限 (07:13) 【晨早新聞重點】(3月22日) (07:10) 李家超宴請廣東省省長 舉行粵港合作聯席會議 (00:00) 鄭雁雄:港粵合作得天獨厚 風光無限 (23:55) 港府強烈不滿及反對美國國務院人權報告 (23:19) 據悉行會通過三隧新收費 年底劃不同時段不同收費 (23:10) 警打擊西九龍洗錢集團 拘43男女 (22:48) 有港鐵小股東認同票價調整與物業利潤掛鈎 (22:32) 監警會首兩月接280宗投訴 較去年同期增逾五成 (21:26) 據悉行會通過三隧新收費 年底夜間非繁忙時段劃一收20元 (21:14) 李家超宴請廣東省省長並舉行粵港合作聯席會議 (21:11) 港鐵票價調整機制 將與物業發展利潤掛鈎 (21:09) 停辦三年後文憑試英文科口試開考 考生須戴口罩 (20:59) 張欣宇:有反修例被捕者收到警方通知稱不作起訴 (20:45) 【時事全方位重點提要】(3月22日) (20:27) 【一圖睇清】港鐵票價新機制下 物業賺錢如何抵銷票價加幅? (19:58) 有港鐵小股東認同票價調整與物業利潤掛鈎 (19:42) 李家超宴請廣東省省長並舉行粵港合作聯席會議 (19:33) 【政情網上行】跑得快、跑得遠、跳得高隊伍 (19:07) 政府建議修例 容許維港填海以改善海港等 (18:43) 外交部駐港公署反對美國借人權之名干預香港事務 (18:27) 港鐵票價調整 將與物業發展利潤掛鈎 (18:02) 停辦三年後文憑試英文科口試開考 考生須戴口罩 (17:30) 警方國安處拘捕何俊仁 據悉他涉嫌保釋期間干擾證人 (16:07) 消息:行會通過港鐵票價與利潤掛鈎 (16:03) 秀茂坪地盤一名工人墮樓亡 (15:20) 陳茂波:財赤下需維持較偏鬆財政政策 (15:18) 【時事全方位】習近平訪俄 (15:07) 【時事全方位】派發50萬張機票(二) (15:06) 【時事全方位】派發50萬張機票(一) (15:05) 高鐵香港段下月起恢復長途班次 (15:03) 保險投訴局去年接獲607宗投訴 升逾一成八 (14:16) 新一期綠置居價單出爐 最便宜單位售75萬元 (13:18) 【立場案續審】鍾沛權:文章是監察、制衡 非針對警察 (13:11) 保險投訴局去年接獲607宗投訴 升逾一成八 (12:27) 李家超:不論西方國家或內地城市 官員均會積極外訪 (12:27) 警方國安處拘捕何俊仁 據悉他涉嫌保釋期間干擾證人 (12:23) 【足本全片】李家超行會前見記者 (12:14) 警方國安處拘捕何俊仁 據悉他涉嫌保釋期間干擾證人 (11:38) 消防稱如巴士傾側 乘客不應敲碎玻璃逃生 (11:14) 據報兩局長將分別訪問英美 李家超:會積極走出去外訪 (10:56) 巴士公司申請加價 李家超:政府會嚴格把關 (10:45) 平機會:過去一年錄906宗歧視條例相關投訴 (10:42) 安老院實際守則加每小時換氣要求 稱部分院舍難跟從 (09:14) 【天氣報告】(3月21日) (08:28) 【3月21日疫情速報】(08:25) (08:25) 龍翔道有私家車著火燒毀 無人受傷 (07:38) 西貢大網仔路電單車失事 司機送院不治 (07:27) 【晨早新聞重點】(3月21日) (07:09) 【杏林在線】急性胰臟炎 (21:30) 【粉嶺高爾夫球場】環保署指並無為土拓署補交資料設限期 (21:08) 【時事全方位】公務員擁雙重身分說法如何理解?(一) 【時事全方位】公務員擁雙重身分說法如何理解?(一) 2020年6月9日 10:51 【Now新聞台】題目:公務員擁雙重身分說法如何理解? 公務員事務局長聶德權提出,公務員擁有特區和國家公職雙重身份,考慮問題時不能夠單從本土出發。公務員團體指說法令他們無所適從,雙重身份這個角色,應該如何理解? 嘉賓: 公務員工會聯合會總幹事梁籌庭 立法會公務員及資助機構員工事務委員會主席郭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