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新聞極客】復康會:社區無障礙設施缺整體規劃

【新聞極客】復康會:社區無障礙設施缺整體規劃

【Now新聞台】本港道路及公共空間的設計愈來愈重視殘疾人士需要,不過《新聞極客》發現,社區上的無障礙設施並非真正無障礙,傷殘人士難以使用。

嘉敏因為肌肉問題,這兩年開始要靠輪椅代步。她在輪椅上穿梭大街小巷,才發現社區並不是四通八達。例如屋苑外這條行人路,好多居民都經這條路回家,路面設計有斜路方便輪椅人士。

不過走到住所附近,最大的障礙就在眼前。嘉敏要去隔離的華明邨商場同樣障礙重重,嘉敏要繞一個大圈,利用行車的馬路過去。

華明商場外幾乎所有給輪椅人士用的斜路都被鐵柱圍封,嘉敏想去這間便利店,斜路的中間剛剛好被欄杆阻擋。

本港建築物無障礙設施需要符合屋宇署及建築署的設計指引,以及《建築物條例》的要求,究竟華明商場這些無障礙設施有沒有違法?

領展、建築署及屋宇署都表示不是他們管。最後運房局轄下的獨立審查組回覆表示,是他們負責為華明邨這類已經拆售的租置屋邨,執行《建築物條例》規定。

商場外的鐵柱屬於未經申請的違例建築,但並非予以取締類別,審查組不會即時執法。

設計奇怪的無障礙設施,大埔市中心都有,這條馬路一邊有斜路給輪椅人士使用,不過對面馬路有兩級樓梯。

觀塘曉光街有這類視障人士過馬路的輔助裝置,裝置底部會發出不同頻率的震動,告知視障人士可否過馬路,不過這個裝置就被欄杆隔開了一個身位。

正常人要按到裝置感應掣已經不容易,如果一些視障人士站在馬路中心,靠這個裝置過馬路,隨時有機會發生意外。

有傷殘人士關注組織表示,本港的無障礙設施在不同年代興建,標準不一,執行時亦涉及不同部門,令這些無障礙設施障礙處處。

復康會副總裁潘經光認為,隨着人口老化加劇,政府必須加快改善社區上一些荒謬的無障礙設施。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