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香港去年的天氣異常溫暖,但近幾天又遇上強烈寒潮氣溫急跌。面對反常的天氣,《新聞極客》走訪了數個要「望天打卦」的行業,看看他們如何應對。
每年農曆新年前半個月,年花陸續收割應市,亦是花農李永強收成績表的時間。在最後關頭才遇上近年少見的大寒潮,李永強要馬上改變策略,免得之前的努力付諸流水。例如散熱風扇全部關掉,取以代之的是柴油暖風機,日照不夠還要用燈泡充當太陽。
做了三十多年花農,李永強說極端天氣出現得愈來愈多,所以每年要額外投資十多萬元,為的都是不想望天打卦。
突如其來的氣溫轉變,就令賣禦寒衣物的商戶無所適從。羽絨店負責人陳俊光說,原先估計今個冬天不太冷,所以一早減價促銷,想不到來到一月中才是生意高峰。
根據天文台的數據,今個冬天的確比一般暖而濕,十二月的平均氣溫達到18.6度,比平常高0.7度,而雨量亦比平常多七成,天文台更加在月初發出首個一月的黃色暴雨。
而由去年起香港經歷了多次極端天氣,尤其是在夏秋兩季,氣溫曾經高達破了18項自天文台開台以來的紀錄,不過雨量就同一般夏天相反,八月只得143毫米,只是正常的三分之一。
今個冬天是養魚業追落後的日子。這種魚叫「羅非魚」,由新界養魚協進會理事長黎來就飼養,以往只是在夏天能養肥,但今個冬天整體氣溫暖,產量反而不錯。
不過,不要以為黎來就因此能夠「過肥年」,去年夏天因為雨水少,令到他的魚塘產量大跌兩至三成。全年「埋單計數」,魚的產量總體減少一成,面對反常的天氣,黎來就表示沒有甚麼好對策。
對天氣產生奇怪反應的還有植物。天文台前台長林超英指,有些花應該三四月開,但現在一月尾就開了,早了三個月。林超英一直關注氣候變化與生態的關係,留意到大自然發出的警號越來越明顯,因為氣候變暖會令整個生物世界會顛倒,生態變化令糧食供應不穩定,新的疾病亦會出現,也會散播到以前沒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