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核能發電安全一直備受關注。《新聞極客》發現,距離香港百多公里的台山核電廠,兩個正在組裝的機組用來盛載核燃料的容器,在歐洲被驗出含有雜質抗壓韌性可能不達標,同類容器在歐洲已經停用。
距離香港130公里,約4小時車程的台山市,是廣東省的能源基地。由市中心向海邊開車一小時來到的赤溪鎮是發電重鎮,除了已經投產的燃煤發電廠之外,還有一座正在興建的核電廠。
由中國廣東核電集團與法國阿海琺集團共同發展,第一期工程共有兩台核電機組,採用的是簡稱EPR第三代歐洲壓水式反應堆,號稱全球最先進、最安全,每台機組容量高達175萬千瓦,外部工程已經接近完工。
根據官方的最新工程簡報,一號機組已進入調試階段,而二號機組正安裝設備。這座核電廠受國家高度重視 ,07年,中法舉行總值80億歐元的合作簽約儀式,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和法國總統薩爾科齊都有出席見證。在09年,當時任副總理的李克強親自為台山核電公司揭幕。
不過今年四月,法國核安全局發出一份文件,驗出阿海琺集團旗下的法國弗拉芒維爾核電廠,所用的EPR反應堆壓力容器不合規格。所謂的壓力容器,是一個圓柱型的密閉鋼殼,用來盛載放射性極強的核燃料,要能抵受極高溫度、壓力和輻射。法國當局的測試發現,弗拉芒維爾核電廠的壓力容器只能承受平均52焦耳壓力,比法例規定的60焦耳低,又發現壓力容器頂部和底部鋼材含有雜質,碳元素偏高,令鋼鐵的韌性降低,亦即遇到壓力時會較易破裂。
文件亦透露,台山核電廠的兩個機組正正使用同一款壓力容器,亦由同一個生產商製造。當局要求集團覆檢結果,如果仍然不達標就必須停工。
事隔大半年,在香港上市的中廣核上個月在港交所發出通告,指全球尚未有採用,第三代核電技術的機組投產,系統性能尚需驗證,經過風險評估和審慎考慮後,決定推遲台山兩個機組的投產期至2017年,但就沒披露其他細節。
公共專業聯盟政策召集人黎廣德說,法國是提供技術的一方,如果法國都要終止項目,台山又如何繼續投產?他說,中廣核簡單的交代,但隱瞞很多真相隱瞞。
周中錦是台山核電廠的建築工人,有份興建包圍壓力容器的混凝土核島,他稱曾聽說過核島內的反應堆結構有瑕疵,但都只是一知半解。
核電廠所在的赤溪鎮,人口超過三萬。有農民說,政府曾承諾會高度重視核電安全,但核電安全意識都不是太普及,大家都不了解核電廠有否影響。
國家明年的十三五規劃提倡全力發展核電,目標是每年建五至六台新機組,而廣東省會發展成核電大省。
除了台山核電廠和香港人熟悉的大亞灣核電廠之外,廣東還有陽江核電廠計劃建六台機組,其中一台已經投產。而正在籌備興建核電站的還有陸豐、海豐、揭陽、韶關和肇慶。如果按計劃進行,香港將會被至少46個核反應堆包圍。
環保團體綠色和平資深項目主任楊凱珊,不應只是想大亞灣距離近所以才關注,將來要看到這個危機是不斷增加,是否現在就要爭取知道多點資料,保障香港市民的知情權。
政府早前公布,香港未來的發電燃料組合考慮到公眾對安全的關注,沒有大幅增加使用核電,但在國家發展核能的大趨勢下,香港似乎難以獨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