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紅館演唱會一個接一個。《新聞極客》發現,康文署轄下的紅磡香港體育館及伊利沙伯體育館,皆容許主辦單位最多扣起八成門票作內部銷售,公開發售時經常一票難求,有立法會議員批評政府的政策助長黃牛黨。
演唱會門票一票難求。過去五年在紅館舉辦的本地歌手演唱會中,透過城市售票網公開發售門票的比率徘徊在五成,近兩年更低於這個水平。
其中一個在紅館舉行的演唱會兩度加場,共開12場,但遲來一秒鐘,買票機會已斷送。首賣時座位表幾乎漆黑一片,公開發售的門票只有約三成。加場時情況稍微好一點,公開發售的門票集中平價票,但想購買頭位與偶像握手,機會則微乎其微。
不過,要購票總有門路。本台七月到紅館觀看一場演唱會時,場外的黃牛黨向記者兜售兩個月後才舉行的演唱會門票,更聲稱是內部認購。
有人亦透過WhatsApp出售各類演唱會門票,票價炒至過千元,甚至是原價的兩至三倍。到底這些門票從何得來?是否內部認購的門票?對方都沒有透露。
看看紅館租用條款,如果租用人透過城市售票網賣票,最多可以扣起每場八成門票作內部銷售,即指只有兩成門票公開發售。然而,業界有沒有必要扣起如此大量的門票?
有唱片公司代表指,若內部認購的反應良好,將有助決定演唱會是否加場;若門票銷情欠佳,內部認購亦可當作賣廣告。
轉為獨立歌手的何韻詩早前在伊利沙伯體育館舉行一連六場演唱會,雖然規模較小,亦有別以往有豐富贊助,但今次她自資「開騷」,門票絕大部分公開發售,同樣售罄。
紅館銷售門票政策由2001年起實施,康文署指基於商業考慮,租用人需要有更大彈性去賣票,政策亦確保市民有最少兩成門票透過公開發售方式選購。
但記者詢問其他商業營運場館時,他們對公開發售的規定門檻都比政府場館高。例如在九龍灣展貿中心Star Hall,租用人必須透過快達票賣票,最少要撥出五成門票公開發售;而亞洲國際博覽館就與售票網訂立指引,一般來說演唱會超過半數門票會作公開發售。兩個場館的要求都較紅館及伊館高。立法會議員梁國雄批評,政府的政策是助長黃牛黨。
根據康文署資料,紅館每日基本場租為55000多元,或門票總收入兩成,以較高者為準。上年度紅館的租用費收入達到1.24億元,署方指會適時檢討銷售門票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