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2019年過了七個多月,全球至少這三個地方,波多黎各、阿爾及利亞和蘇丹,因人民抗爭政壇變天。
事實上,世界各地每天都有不少人,以暴力或非暴力的形式表達政治訴求,怎樣才能夠抗爭成功呢?
研究恐怖主義的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切諾韋思,在2006年參與一個非暴力抗爭學術講座後,發現鮮有研究統計歷史上暴力與非暴力政治抗爭的效果,對非暴力抗爭的成效存疑,於是收集了1900至2006年世界各地323場抗爭的數據,這些抗爭均以政權更替為目標,她提出了3.5%法則。
研究認為,非暴力運動參與門檻較低,能集合的民眾力量,涵蓋到不同社會階層,有效鼓動中間派市民上街,較易取得人數上優勢。
數據顯示,參與非暴力運動的平均參與人數,是暴力的四倍;而非暴力運動的成功率,就是暴力抗爭的兩倍。
成功另一要訣,是要憑藉不同背景示威者個人,與本來擁護政權的執法人員和社會賢達的連繫,動搖他們重新思考,自己效忠的到底是一個人還是人民。
不過政府出動到武力鎮壓,難道就要坐在那裏被人打?切諾韋思指出,非暴力運動模式如水,可以在鎮壓時,改以分散模式繼續抗爭,以增加政權成本為目標,當中罷工、罷市等經濟不合作運動最為有效,但往往衍生不能糊口的個人成本,對策是要在進行運動前,有充足準備作持久戰。
南非的黑人在上世紀80年代,透過抵制白人企業多個月,抗議種族隔離政策。他們事前就儲存充足糧食和日用品,令抵制可持續至白人企業出現經濟危機,成為推翻種族隔離政策的助力。
3.5%法則非不變定律,過去八年,不論是非暴力還是暴力抗爭,成功率都有所下跌。亦有研究反駁指,邊緣暴力事件並非對抗爭完全不利。
但無論如何,切諾韋思形容,極權政府已不斷進化,甚麼派別的示威者也好,團結就是力量,運動成功與否,最終都會對未來民主發展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