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新聞智庫】起筷食飯

【新聞智庫】起筷食飯

【新聞智庫】起筷食飯

【Now新聞台】一個商品廣告竟然引起嘲諷中國文化,貶低筷子的風波。

筷子,根據古書記載,早於三千多年前的商朝已出現,當時稱為「箸」,先秦時期則稱為「梜」。直到明代,因為船家忌諱「住」字,認為代表船隻不向前行駛,於是把其諧音「箸」改稱「快兒」,隨後再漸漸演變成現時所說的筷子。

看似平凡的筷子,巧妙地應用了物理學的槓桿原理,成為手指的延伸,代表人由用手抓食物演化成用工具進食。筷子除了用作餐具和廚具,亦與中國文化息息相關。

中國人喜歡聚餐,與家人或朋友同枱食飯時講究同時「起筷」,一起分享餸菜。對比以刀叉各自進食,使用筷子更適合家族團聚,推動一團和氣的生活。

中國的筷子一般較長,方便聚餐時夾到遠處的餸菜。至於圓頭方尾的設計,象徵「天圓地方」的世界觀,使用筷子時就是把「天、地、人」三才融合。

中國的筷子文化在一千多年前傳到朝鮮半島,時至今日,當地的用餐禮節仍按照古時的以匙吃飯、筷子夾菜。

相信不少人都好奇,為何他們使用是金屬製的扁平筷子?其中一個說法是他們會把飯菜放在盤子上端到房間吃,扁平形狀可以防止筷子滾動。亦有指以前有錢人為防遭人下毒,使用銀筷測試食物安全,金屬筷子亦較木製的容易清潔。

筷子對日本人來說同樣是生活中重要的一環,由於他們較常吃魚類及生冷食物,筷子前端設計成又尖又細,方便進食。

日本人在節慶、祭祀等不同場合會用不同的筷子,更把每年8月4日定為筷子節,各地舉行祭典表達對筷子的感謝之情。

可見這兩枝小棍子不但是一種餐具,更承載着各地民眾情感和文化傳統。

  1. 更多
  1. 卡斯特羅抵達北京 將與習近平會面
    卡斯特羅抵達北京 將與習近平會面
    4小時前
  2. 教宗方濟各手術後康復良好 周日取消公開祝福儀式
    教宗方濟各手術後康復良好 周日取消公開祝福儀式
    2小時前
  3. 江西省成立跨部門小組調查「指鼠為鴨」爭議
    江西省成立跨部門小組調查「指鼠為鴨」爭議
    2小時前
  4. 杜魯多與澤連斯基會面 澤連斯基:烏克蘭正展開反攻
    杜魯多與澤連斯基會面 澤連斯基:烏克蘭正展開反攻
    3小時前
  5. 台北一名粥店老闆娘遭槍擊死亡
    台北一名粥店老闆娘遭槍擊死亡
    4小時前
  6. 日本官員會見福島等漁業界人士 商討排放核廢水
    日本官員會見福島等漁業界人士 商討排放核廢水
    4小時前
  7. 微軟據報將把頂尖AI專家從中國調往加拿大
    微軟據報將把頂尖AI專家從中國調往加拿大
    6小時前
  8. 駐洛杉磯總領館指有中國公民以非正常途徑入境美國
    駐洛杉磯總領館指有中國公民以非正常途徑入境美國
    6小時前
  9. 【大鳴大放】公務員薪酬 大學生入職(二)
    【大鳴大放】公務員薪酬 大學生入職(二)
    6小時前
  10. 【大鳴大放】公務員薪酬 大學生入職(一)
    【大鳴大放】公務員薪酬 大學生入職(一)
    6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