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一個商品廣告竟然引起嘲諷中國文化,貶低筷子的風波。
筷子,根據古書記載,早於三千多年前的商朝已出現,當時稱為「箸」,先秦時期則稱為「梜」。直到明代,因為船家忌諱「住」字,認為代表船隻不向前行駛,於是把其諧音「箸」改稱「快兒」,隨後再漸漸演變成現時所說的筷子。
看似平凡的筷子,巧妙地應用了物理學的槓桿原理,成為手指的延伸,代表人由用手抓食物演化成用工具進食。筷子除了用作餐具和廚具,亦與中國文化息息相關。
中國人喜歡聚餐,與家人或朋友同枱食飯時講究同時「起筷」,一起分享餸菜。對比以刀叉各自進食,使用筷子更適合家族團聚,推動一團和氣的生活。
中國的筷子一般較長,方便聚餐時夾到遠處的餸菜。至於圓頭方尾的設計,象徵「天圓地方」的世界觀,使用筷子時就是把「天、地、人」三才融合。
中國的筷子文化在一千多年前傳到朝鮮半島,時至今日,當地的用餐禮節仍按照古時的以匙吃飯、筷子夾菜。
相信不少人都好奇,為何他們使用是金屬製的扁平筷子?其中一個說法是他們會把飯菜放在盤子上端到房間吃,扁平形狀可以防止筷子滾動。亦有指以前有錢人為防遭人下毒,使用銀筷測試食物安全,金屬筷子亦較木製的容易清潔。
筷子對日本人來說同樣是生活中重要的一環,由於他們較常吃魚類及生冷食物,筷子前端設計成又尖又細,方便進食。
日本人在節慶、祭祀等不同場合會用不同的筷子,更把每年8月4日定為筷子節,各地舉行祭典表達對筷子的感謝之情。
可見這兩枝小棍子不但是一種餐具,更承載着各地民眾情感和文化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