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新聞智庫】南韓財閥與醫療體系

【新聞智庫】南韓財閥與醫療體系

【now新聞台】南韓政府應對中東呼吸綜合症疫情的手法備受批評,更涉嫌為了包庇財團,隱瞞爆發疫情的醫院名單,再次令人反思南韓的財閥文化對這個國家影響有多深遠 。

南韓的財閥勢力究竟有多雄厚?當地五大財閥三星、現代、LG、樂天和SK集團,加起來的資產相等於去年全國經濟生產的五成七,可說是掌管國家經濟命脈。

美國《華盛頓郵報》曾戲稱南韓是「三星共和國」,因為南韓人由出世的醫院、住屋、電視、保險、電話服務、信用咭等,日常生活事無大小,都可能與三星集團有關,反映南韓財閥的爪牙無處不在。以醫療體系為例,南韓的私立醫療機構佔全國醫療體系的九成。

為了完善保健制度,政府原本規定私立醫院要由非牟利組織營運,但近年放寬制度,令營利法人也能投資開設醫院。多個財閥,包括三星、現代和斗山集團,都有在全國經營具規模的醫院,部分是透過慈善基金設立,甚至收購大學旗下的醫院,方便招攬人才,以開拓醫療產業。

例如今次有傳爆發疫情的三星首爾醫院就設有生命科學研究院,專門研製生化藥物,安排旗下醫院的病人接受臨床試驗,提供一條龍服務。亦有財閥投資發展醫療機器,形成了一個連結大學、醫院、政府和財閥的醫療利益網絡。

財閥進軍醫療界當然不止是為了國民利益,亦是為賺錢。

除了近年流行的醫療旅遊,吸引大批外國人遠赴南韓求診或整容,成為一條新財路,前年南韓政府亦通過新法令,容許醫院進行非醫療性的業務,擴大收入來源,包括美容、按摩等等。外界認為,政府此舉是想讓醫院更容易賺錢,從而削減政府的醫療開支。但有分析擔心,醫療保健服務私有化、商業化,不但壓迫中小型醫院的生存空間,長遠更會影響醫療服務質素。

國家政策向財閥傾斜,以至官商勾結問題,一直為人詬病。但政府和財閥互相依賴,關係千絲萬縷,即使總統朴槿惠上台後,矢言改革國家體制,整治官商勾結的文化,但似乎力不從心,未有顯著成績。

今次南韓政府面對嚴峻疫情,正好提供契機重新檢視醫療政策,避免讓財閥拖垮國家醫療體系,導致疫情一發不可收拾,屆時對社會、經濟造成的打擊可能更加大。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