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政府暫緩垃圾徵費,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接受本台專訪指,貿易戰或全球經濟狀況影響情緒,考慮到推出懲罰措施的時機而決定暫緩,不是放棄垃圾徵費,但亦不急於「為收費而收費」,當減廢回收有成效,收費就無急切性推行。
政府今屆暫緩推行垃圾徵費計劃,原因是社會未達共識,加上考慮到全球貿易戰和地緣局勢日趨複雜。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出席本台節目《大鳴大放》時,被問到暫緩與貿易戰的關係。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全球貿易戰或全球經濟狀況是影響到大家的情緒,或是對於這個時候是否要用一個收費?我們都認為是一個懲罰性措施來推行一個垃圾收費,其實是一個大環境影響到大家認為這個是否一個合適時機問題,而不是純粹因為全球貿易戰,所以我們停止收費。」
對於垃圾徵費計劃的宣傳及配套措施在過去三年花費1.7億元,外界認為現時暫緩是浪費了不少公帑,謝展寰認為重點應著眼於能有效推動減廢回收。
謝展寰:「宣傳教育是否有,垃圾收費都會做的,我們的回收網絡,我們的回收機、綠色站,無論是否有垃圾收費都會做,所以本身這裡不存在一個浪費的問題。我們施政並不是墨守成規,或是拘泥於我一定要(推行)垃圾收費,其他方式我不做。我們推動減廢回收效果是如何,如果效果是可以繼續的話,我們沒有一個急切性需要再做垃圾收費。我們不是放棄垃圾收費,但是我們都不是急於為垃圾收費而收費,要視乎效益、效果,再選出最合適的工具。」
謝展寰又指,若每天的廢物棄置量減少至9000噸以下,將不用興建第三座焚化爐。他強調只要持續提高市民減廢意識以及增加配套設施,有信心能夠做到,並非天方夜譚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