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垃圾徵費|謝展寰:減廢回收效果明顯 法例已通過只是暫緩實施 適當時機市民支持可生效

垃圾徵費|謝展寰:減廢回收效果明顯 法例已通過只是暫緩實施 適當時機市民支持可生效

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垃圾徵費|謝展寰:減廢回收效果明顯 法例已通過只是暫緩實施 適當時機市民支持可生效

【Now新聞台】政府早前宣布現屆政府會暫緩實施垃圾徵費,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稱,垃圾徵費是推動減廢回收的工具,現時的回收率已有上升,未來會繼續推動減廢回收,如有合適時機可考慮重推。

政府去年五月暫緩實施垃圾徵費,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表示,市民在減廢回收方面的意識和參與度有增無減,考慮到經濟環境、業界人手及市民意見等,決定因時制宜,暫緩實施垃圾徵費。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垃圾收費本身不是我們的目的,政府從來不是希望透過垃圾收費去收費,在這個經濟環境下及他們覺得現階段不想再實施垃圾收費。我們見到過往幾年垃圾減廢回收工作有明顯效果,有空間可以去做,考慮眾多因素,政府應該要回應市民訴求。」

謝展寰又稱,從來無放棄將都市固體廢物的人均棄置量減少40至45%,以及回收率提升至55%的目標,會繼續擴大回收網絡,利用智能回收設施等新科技減低回收成本,擴大回收量,在適當的時候可以重推垃圾徵費。

謝展寰:「雖然法例在上一屆政府已經通過了,但並未生效,在這方面繼續這個情況在法例上沒有問題。我們不是取消了垃圾收費的工具,如果將來見到時機或者有需要去做,市民在這方面能夠認同,可以屆時再將這個法例生效。」

謝展寰又提到,為達至2035年零廢堆填的目標,第一座垃圾焚化爐預計在今年底落成及啟用,第二座亦正在招標,如果都市固體廢物棄置量降至每日少於9000公噸,就不用在北都興建第三座焚化爐,可節省幾百億元公帑。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