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美國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和死亡個案冠絕全球,政府抗疫能力備受考驗之餘,當地的肉類加工商同樣面臨巨大衝擊。
疫情重挫美國肉品加工業,當地三大肉類加工公司史密斯菲爾德、泰森食品及JBS的感染人數過萬,數字在過去一個月大增三倍多,而肉廠附近社區的感染率,更是全國平均的兩倍。
肉類加工廠淪為疫情「熱點」,人均感染率最高的25個縣,至少有12個疫情都是源自肉廠,顯示加工廠已經成為一大病毒溫床。受疫情影響,多間廠房被迫關門停工,導致肉類供應緊張。
為了確保供應穩定,總統特朗普四月底簽署行政命令,引用《國防生產法》強制肉廠繼續開工,但外界對復工反應兩極,有勞工組織批評,如果沒有適當保護措施就要求工人復工,等同判他們死刑。
美國肉品加工業在過去這麼多年遇過瘋牛症、禽流感,以至豬流感,對於經由動物傳染的疾病一點也不陌生,但今次新冠病毒大流行,卻衍生出新的挑戰。
雖然美國疾控中心和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都發布了指引,建議肉廠讓員工保持最少六呎距離,或加裝隔板分隔員工,避免面對面工作,進入廠房前要探熱等,但這些建議都只屬自願性質。有肉廠員工坦言,工廠其實做不到保持社交距離,即使公司有口罩派發,亦要用足兩到三更。
有專家擔心重開肉廠可能會推高感染數字,因為已經有四間廠房在復工後爆發集體感染,導致超過七百人染病,工人要保護自己和家人變得難上加難。
肉廠的問題並非美國獨有,巴西、加拿大、德國、西班牙和愛爾蘭等多地,肉食工業亦都受到沉重打擊。長久以來,這些大型食品加工公司最着重的都是成本效益,在大企業主導下,工人是被剝削的一群,而今次疫情就喚起了不少人對現行制度的關注。如何在追求利潤的同時,保護員工不受感染,成為肉類加工商在疫情下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