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新聞智庫】鬼槍爭議

【新聞智庫】鬼槍爭議

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新聞智庫】鬼槍爭議

【Now新聞台】2013年,美國得州大學生威爾遜成功製造和試驗全球第一支3D打印手槍,震驚各界。

不僅因為這支可輕易打印的「鬼槍」,還有是創作者將「打印藍本」放上互聯網公諸同好,短時間就有逾十萬次下載,當局隨即以違反槍械管制法為由強制下架。但經過長達5年的訴訟,司法部最終敗訴,有關藍本可重新上架。

法庭的理據不牽涉槍管或「擁有槍械」的憲法權利,而是認為禁止發放製作藍本這舉動有違憲法中對言論自由的保障。

自由、權利還是生命更可貴?答案因人而異,這個亦是一直纏擾美國槍械管制問題的核心。

今次訴訟結果可能進一步打擊爭取加強槍管的努力。所謂「鬼槍」,泛指沒登記的自製槍,顧名思義是無處不在、無法追蹤、數目更無從估算。

3D打印出來的手槍比一般「鬼槍」更「鬼」,因為以樹脂等塑膠物料製作的槍威力未必及得上金屬手槍,但就有可能避過金屬探測器。

實際上,3D打印技術短短幾年間不斷升級,現在連金屬手槍都可打印。跟司法部打官司的威爾遜更不斷挑戰法律底線,研製出用於自製槍械部件的儀器,很輕易便可製成AR-15自動步槍的槍身。

3D打印科技是大趨勢,在各行各業都有很大發展潛能。電單車可以打印,辦公室、平房亦得,連吃進肚的都有。敢不敢吃和用是其次,至少不是有殺傷力的武器。

3D打印科技用得其所的話,更可能挽救無數生命。近年不少生物科技機構和醫療團隊都加入研究打印人體器官,包括腎臟、眼角膜、耳朵,近日更有美國公司聲稱打印出有血管的人體組織。假以時日,若通過驗證,可望成為無數苦候器官移植病人的希望。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