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有人說,孤獨是現代「流行病」,受環境、人際關係以至科技影響,英國更設有「孤獨大臣」專責「去獨」,但撇除外在元素,最新研究顯示孤獨其實可能是天生的。
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透過問卷調查,分析英國生物樣本庫中四十多萬個參加者的基因狀況、孤獨感、社交頻率和質量等,再研究當中個別人的基因組成,成功識別出15個跟孤獨感有關連的基因區域。
過往都有孤獨和遺傳關係研究,但鑑別出具體的基因區域是第一次。研究亦首次找到證據顯示,肥胖和孤獨感有因果關係,即有關的基因區域可能同時增加一個人的孤獨感和變胖機率。
在英國,約四分之一65歲以上的一群,認為自己承受着孤獨的痛苦。研究指,這種痛苦會增加他們患病的風險,甚至導致早逝,而這些人當中三分之二都屬於超重。
如果是孤獨是天生的,是否代表沒解救方法?又不用灰心 。
研究人員認為,感覺孤獨痛苦的人實際只有百分之四至五是由遺傳所致,沒有孤獨基因的人亦不代表「免疫」,環境因素亦確實有影響。
而肥胖之外,抑鬱和心血管病都跟孤獨感有基因重叠,專家認為好好處理肥胖等健康問題,對改善孤獨感亦有幫助,而今次研究結果只是印證了在近似條件下有人享受孤獨,有人感到痛苦,很可能是基因「作怪」。
不過,除了「不健康」,「太聰明」都可能令人孤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早前利用約一百萬個病者的基因數據,研究過25種大腦失調症狀跟遺傳的關係,發現一些被認為能夠令人變聰明的基因,會導致患上孤獨症,以至躁鬱症和厭食症。
不過,研究人員同時發現這些「聰明基因」,亦有助避免患上老人癡呆症。
凡事都不會一面倒,「認命」抑或積極改變,視乎大家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