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辭去蘇格蘭教區總主教的奧布賴恩樞機,終於承認有不恰當性行為,更表示不會再參與教會事務。
本篤十六世擔任教宗八年期間,教會的性醜聞好像雪球般越滾越大,多名高層神職人員因為處理教會性侵犯問題而受到批評。
例如曾任費城總主教的里加利樞機,在2011年被爆出他的教區曾發生性侵犯醜聞,之後他辭了職。
另一名樞機馬奧尼,去年三月已經退休,但因為隱瞞及包庇性侵犯小孩的神父25年,今年一月被洛杉磯總教區解除他所有行政職務。
數字顯示,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美國的天主教會共賠償五億美元給遭到神父性侵犯的受害人;2002年,賠償金額飆升至10億美元。5年後,教會同性虐待案500多名受害者達成協議,一次過要賠6.6億美元給他們,創下新記錄。有教會不堪重負,要申請破產。
英國、澳洲、奧地利、加拿大、法國以及波蘭等國的天主教會,亦爆出類似的性醜聞,可見問題有多嚴重。
不過,教會規定,在任何情況下,樞機都有資格選教宗,就算好像奧布賴恩般,承認有不恰當性行為,他亦可以參與遴選教宗,只是他自己決定放棄。
一些梵蒂岡的觀察家亦表示,奧布賴恩有如此決定實屬罕見,因為樞機大多數都是由於健康,或在很久以前受到政府壓力,才會放棄選教宗的權力。
馬奧尼樞機就與奧布賴恩相反,雖然有近萬名美國天主教徒聯署,指他不適宜參與推選新教宗的神聖任務,但他堅持履行責任。
奧布賴恩已明確表示,不會參加樞機團會議,這樣就令英國今次無代表參與選舉新教宗。
奧布賴恩未辭職前,是聖安德魯斯及愛丁堡教區總主教,是蘇格蘭天主教會的領袖。至於英格蘭及威爾士天主教會的領袖,是威斯敏斯特總主教尼科爾斯,但尼科爾斯並非樞機,不符合選教宗的條件。而他的前任墨菲—奧康納樞機,就因為已經過了八十歲,超過投票年齡的限制,所以亦不可以選教宗。
今次遴選教宗,原本有117位合資格的樞機,但奧布賴恩退出,而來自印尼的樞機因健康問題又未能參與,所以今次負責選新教宗的樞機共有115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