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Now新聞台】將軍澳跨灣大橋及將藍隧道啟用,大批駕駛人士趁假期試行新路導致大塞車,運輸署一度呼籲駕駛者改用其他路,並預計明日早上會非常繁忙;而跨灣大橋附設的行人路及單車徑,就吸引不少居民去打卡。
首批車輛早上八時駛上將軍澳跨灣大橋,標誌正式通車,大橋全長1公里,連接將軍澳東岸及西岸,由將軍澳工業邨或康城駕車上橋,可通往同日啟用的將藍隧道,只有慢線可以通往東隧過海,但入隧道前幾百米才看到路牌提示,看漏一個路牌就已經太遲。
隧道內有分岔路,左轉去東隧方向,直行就去九龍出口。隧道口的地面標示,兩條行車線都往九龍,但不少駕駛者以為左線會駛入巴士站範圍,突然在影線切線,甚至停下來,險象環生。
運輸署預計新路來往康城及觀塘,比原有將軍澳隧道,能節省約20分鐘。
駕駛人士文先生:「將軍澳隧道繁忙時間一定塞車,如果分開一半,起碼節省一半時間。」
駕駛人士黃先生:「只是寫將軍澳,那邊又將軍澳,這邊又將軍澳,我覺得寫得很不清晰。(有沒有走錯路?)有,我繞了去下路,鯉魚門。」
油塘茶果嶺道通車前外界已估計是塞車黑點,中午過後這個迴旋處塞車無停過,有私家車輕微碰撞,龍尾延伸至觀塘偉業街,運輸署一度呼籲駕駛者改用其他道路。
運輸署總運輸主任許家耀:「明日上班上學的車流,我們預計新路段在繁忙時段交通狀況非常繁忙,駕駛人士可因應實際交通情況,選擇合適道路,包括將藍隧道及將軍澳隧道,運輸署緊急交通協調中心在有需要時會通知警方,協助疏導交通。」
除了車多,人同樣多,將軍澳跨灣大橋是全港首條同時設行車道、行人路及單車徑的高架橋。附近居民及單車友都上橋想「飲頭啖湯」。
鄭先生:「很震撼,你不覺得設計上很漂亮嗎?像一對蝴蝶翅膀,非常漂亮,在海上步行,雖然風很大,但走得很開心。」
伍太:「很舒服,不過很大風。方便很多,隧道不用塞車,出去都很方便,快一些。」
將軍澳區內的單車徑與大橋接通,形成長五公里的環迴單車徑,不過橋上24個單車泊位未完工,仍用水馬圍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