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開學日將至,在新冠疫情下,學生應否重返校園成為世界各地的焦點議題。近日歐洲多國新增病例數字回升,但這些國家的領袖都銳意讓學生返回課室上課。
荷蘭、丹麥、德國等疫情較輕的歐洲國家,早在六月前已重開校園,採取防疫措施包括增加洗手設施和時間、將學生以十幾人為一組、分批上課、放小息和吃飯、強制師生戴口罩等,當時並無校園相關爆發群組。
疫情較為嚴重的西班牙和意大利,借鏡這些成功例子準備開學,紛紛增聘數以萬計教師,希望做到小班教學,又增建臨時教室,確保學生之間能保持一米距離。
不過學校會否出現爆發,不單止在於防疫措施,還有是跟進確診個案的效率。
德國月初率先放完暑假開學,防疫政策不再如五月時嚴謹,除了保留社交距離措施外,大部分學校都讓學生全數返回校園,學生上課時亦可以不佩戴口罩,以免影響學習。
以柏林為例,月初開學至今,全市825間學校有至少41間出現確診個案,但並無重大爆發和持續關閉校園的情況。柏林的策略是檢測、追蹤和隔離,重點是要快,將對學校的影響減至最少。
一間學校的校長憶述在開學後兩日,就有一個六年級女生確診,他立即請與女生同班的31人回家,翌日早上地方衞生部門派流動檢測隊到校園,為所有曾在確診女生附近的師生進行病毒檢測,之後一日便獲通知,所有結果呈陰性,僅是花了四日,大半班學生就能正常上課,坐在確診女生附近的學生則要居家隔離兩周。
校長形容自己心情似坐過山車,但相信這會是未有疫苗前學校的新常態。
德國有病毒學家認為情況不完美,但都算是成功開學的模式,但警告可能只適合社區傳播受控的地方。
瑞典對待疫情別樹一格,沒有採取停擺措施外,亦從來沒有安排16歲以下學童因應疫情停課,學校亦未有採取嚴厲社交距離措施和強制戴口罩。有研究將瑞典與嚴厲封城的芬蘭比較,發現兩地1至19歲兒童的感染率沒重大分別,顯示開放學校並沒有增加兒童感染風險。
不過以色列五月重開學校時遇上熱浪,防疫措施一度鬆懈,豁免師生戴口罩,並准許學校即使未能保持學生社交距離,仍能關閉窗戶開冷氣,結果一所高中爆發疫情,全校180個師生確診。截至六月底,全國近千名師生確診,前公共衞生總監就將以色列爆發第二波疫情,部分歸咎於學校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