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新聞智庫】疫情和環保

【新聞智庫】疫情和環保

【新聞智庫】疫情和環保

【Now新聞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席捲全球,多國封城、停工停產停課,熙來攘往的街道變得杳無人煙,全球約26億人口活動受不同程度的限制。

經濟活動大大削減,溫室氣體排放相應減少,佔全球碳排放四成的燃油,在這段時期的全球需求,僅是疫症前的五分一;汽車廢氣含有的二氧化氮,水平亦創新低,地球似乎獲得喘息空間。

有科學家表示,若果病毒造成的經濟影響,令全年全球石化燃料使用量下降一成,將可能輕微改變大氣層的二氧化碳濃度,會是自1958年使用基林曲線作紀錄以來首次。

曾經以為污染到無望逆轉的地方,因封城找回藍天白雲,但有分析警告,勿因此對氣候變化議題過分樂觀。問題是經濟發展與碳排放多年來都關係密切,經濟越好,碳排放越高;經濟一差,碳排放減少,2008年金融海嘯是其中一例,但碳排放量隨着翌年經濟慢慢復甦已回升。

今次只是再一次證明,經濟和碳排放之間關係,沒隨着再生能源和相關科技發展而有所改變,石化燃料依然,對各國經濟發展相當重要。

以中國為例,一至二月疫情最嚴重時,溫室氣體排放明顯減少,到三月復工復產後,二氧化氮水平亦回升。初期迹象顯示,當局加緊提升重工業產能,每日煤炭使用量由疫情期間一度低於2016年水平,到上月逐漸回復,預料煤炭使用量會越來越高。三月首三星期,獲准興建的燃煤發電廠數目,已超越去年全年。

傳統政治「智慧」認為,面對嚴重經濟動蕩時,環保問題無可避免要「讓路」。不單是中國,美國白宮亦趁疫情,放寛汽車業燃油經濟標準,並暫停執行環保相關法律。

有學者批評,若果各國所謂經濟復甦目標,只為一如既往不惜增加能源需求,追回經濟發展水平,那所謂地球喘息不過曇花一現。

有科學家就聯署,要求各國政府在援助措施中,加入潔淨能源條款。只是多國政府在疫情過後的工作重點,相信都不會是環保,加上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因疫情延期,氣候變化議題無奈失去動力。

但有分析仍流露一絲樂觀,認為疫情令民眾深切體會到回歸科學的重要性,以及集體行動的力量,相信這些思想轉變,對團結應對氣候變化有利。

  1. 更多
  1. 本港初創企業打入中東市場 提供節能技術
    本港初創企業打入中東市場 提供節能技術
    3小時前
  2. 林定國:市民應自覺肩負維護國家安全義務
    林定國:市民應自覺肩負維護國家安全義務
    18分鐘前
  3. 大灣區醫護下月來港 林哲玄:香港有既定指引 習慣後問題不大
    大灣區醫護下月來港 林哲玄:香港有既定指引 習慣後問題不大
    1小時前
  4. 許正宇:矽谷銀行倒閉及瑞信危機對本港影響有限
    許正宇:矽谷銀行倒閉及瑞信危機對本港影響有限
    1小時前
  5. 部分新界過渡性房屋入住率不高 梁文廣建議放寬其他類別租戶比例
    部分新界過渡性房屋入住率不高 梁文廣建議放寬其他類別租戶比例
    2小時前
  6. 以色列國防部長公開反對司法改革後突遭革職
    以色列國防部長公開反對司法改革後突遭革職
    2小時前
  7. 北韓向東部海域發射兩枚彈道導彈 落入日本專屬經濟區外
    北韓向東部海域發射兩枚彈道導彈 落入日本專屬經濟區外
    2小時前
  8. 以色列國防部長公開反對司法改革後突遭革職
    以色列國防部長公開反對司法改革後突遭革職
    2小時前
  9. 俄烏繼續在巴赫穆特激戰 烏方稱已控制俄軍行動
    俄烏繼續在巴赫穆特激戰 烏方稱已控制俄軍行動
    3小時前
  10. 俄接近烏克蘭邊境發生爆炸 據報是俄軍擊落烏方無人機造成
    俄接近烏克蘭邊境發生爆炸 據報是俄軍擊落烏方無人機造成
    3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