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以英文和普通話教學的幼稚園受家長歡迎,但由於教師薪酬高,這類幼稚園一般不接受學券資助。有校長表示,即使政府推行免費幼稚園教育,也不會重返資助機制。經濟學者擔心幼稚園教育會進一步兩極化。
中文課,由來自內地的老師用普通話講故事;英文課,由外籍教師教英文,目的是營造純正語言環境。
這類以普通話和英語授課的幼稚園,近年大受家長歡迎,每年學費最少三、四萬,大部分不接受學券資助。
崇真小學暨幼稚園的英普部,現時半日制課程每年學費45000元。學校曾經加入學券計劃,但去年決定退出。校長指,聘請英語教師薪酬高,即使減了英語教學時間,亦難以達到收支平衡。
校長同時表示,政府推行15年免費教育,一旦學校接受資助,需設學費上限。她希望教育局可將直資制度引入幼稚園,增加辦學彈性。
現時有約三成幼稚園沒有參與學券計劃。經濟學者認為,幼稚園為迎合家長要求,寧願不接受資助。部分非牟利幼稚園學費貴如大學,15年免費教育下,幼教巿場有機會進一步兩極化。
教育學院社會政策講座教授周基利指,幼稚園是自由市場,政府難控制學費加幅。要避免基層小朋友輸在起跑線,他認為應該仿傚美國,為小朋友額外提供校園以外課程。
政府將於即將發表的施政報告,公布免費幼稚園教育細節。免費幼稚園可於17學年實施,預計大約七成非牟利幼稚園毋需交學費。據了解,政府短期內不打算將直資引入幼稚園,因為幼稚園與中、小學運作模式不同,難以一概而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