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繼續《邁進北部都會區》系列報道。北部都會區計劃推動在元朗及北區發展創科及物流產業,有專賣本地產品的店舖認為,政府應同時支援北區原有產業,才可以提供足夠職位,達到宜居、宜業的目標。
曾經水貨店林立的上水新康街,因為疫情早已回復平靜,近日多了一間新的「水貨店」。
上水商舖東主羅庭輝:「當然和水貨有些關係,你看到有一些『食』字。當我們經常說要做到真正意義的光復上水,你趕走他們,其實他們全部失業也不是辦法。我們其實都是要有產業,去支撐整個社區經濟。」
羅庭輝曾經在上水住過七、八年,趁著疫情下減租,開了這間專賣本地產品的小店。他說,北部都會區計劃強調與內地融合,發展創科和物流產業,但如果可以同時發展一些有本地特色的經濟,就可以令北區有更多不同行業。
羅庭輝:「如果要做飲食手機應用程式、電召車手機應用程式這種創科,對於這個衛星城市、上水這個衛星城市,你可以養活多少人呢?三十個?五十個?一百個嗎?多少人會和你寫應用程式、搞大數據,你可以養活多少人呢?
你看到我們有些老字號,真的上水老字號、醬油等等,其實他們要的是一個生產位置,讓他們去發揮去發展。其實政府的角度要去設計一種這樣的東西,才可以滿足當區的就業人口。」
上水過往因為水貨客問題,曾引發居民示威及爭議。羅庭輝認為,如果想做到北部都會區計劃所提倡的融合,就更應該保留和支持社區的多元產業和文化,令居民可以選擇想要的生活,兩地的矛盾會更容易化解。
羅庭輝:「這也是與幸福感有關。如果有辦法在上水去做啤酒廠,自己很專心地造啤酒,沒有後顧之憂的情況底下,誰有空走出來跟你搞一些中港矛盾的東西。」
他期望,將來政府收地發展北區的同時,可以對受影響的本地產業提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