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新聞極客】家長控深圳巿政府拒向雙非童提供免費教育

【新聞極客】家長控深圳巿政府拒向雙非童提供免費教育

【now新聞台】在深圳居住的雙非學童現時無法入讀深圳公立學校,部分被迫跨境到香港上學。有雙非家長就組織上訪,並控告深圳巿政府拒絕向雙非學童提供免費教育,是違反憲法及義務教育法。

「就近入學」是深圳雙非家長曾女士的願望,當地公立學校不收雙非,7歲獨子每天須花四小時來往深港上學

深圳目前有200多所私立中小學接收雙非,李女士兒子是其中一個,但在公立小學教書的她,坦言對私校質素堪憂。

國內實行9年免費教育。《憲法》和《義務教育法》規定,地方政府必須讓年滿6歲的中國公民接受免費教育,除了招收本地學生,深圳的公立學校亦按積分錄取國內非本地戶籍學生,連台灣戶籍學生都收,當局於2013年之前,即香港實施零雙非前亦錄取過雙非。

育有兩名女兒的黃女士,幼女08年在香港出生,每年花兩萬元讀私立,避過17萬元超生罰款,卻逃不過學費貴問題。

目前珠海、廣州等地,雙非學童均可積分制入讀公立,按父母工作居住時限、納稅和繳納社保時限等多個因素計分。據了解,當地有雙非甚至可放棄香港身分,「投靠」父母入戶。

為爭取恢復原來收生政策,幾十名深圳雙非家長曾經到市信訪局上訪,有家長甚至以行政訴訟法,狀告市教育局收生做法,據了解,目前已經成功立案。

案件屬於教育平權性質,有內地律師指家長一方需要嚴謹處理有關法律程序,否則法院可能不開庭就已經駁回訴訟。

根據教育局資料顯示,跨境學童目前有近三萬人,幼稚園和小學生逾兩萬。深圳市人大代表楊勤認為,在國家限制教育設施增長下,如果容許「返回」深圳,公立學校將會超負荷。

楊勤又認為,內地有關法律並不保障港籍學童權利,家長去上訪或者狀告政府作用不大。他建議深圳市政府撥地予港府興建港籍學校,有關建議過去幾年曾經亦有人提出,但兩地政府未有跟進。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