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有團體舉辦公廁清潔工值勤室展覽,希望公眾關注清潔工的惡劣工作環境,要求擴大面積或設在公廁外,讓工友能夠更有尊嚴地為市民服務。
上水龍運街公廁是北區其中一個最繁忙的公廁,清潔工值勤,只得一張椅的位置。明哥退休前,長時間在此服務,他透過這個模擬公廁值勤室,反映工友的處境。
明哥:「一坐下來,動也不能動,晚上關門也要搬開物品,才能關門。」
他說很多清潔工值勤長達10小時,都無法離開公廁。他說:「『一無是處』的值勤室,掛名就是值勤,甚麼都設施都沒有,坐也坐不到,如何值勤?」
模擬值勤室是天主教勞工牧民中心以真實大小比例搭建,目的希望市民關注公廁清潔工的惡劣工作環境。中心收集北區20個公廁值勤室的資料,一半的面積都小過食環署建議的3平方米,最小只得0.8平方米。
天主教勞工牧民中心實習社工關佩嬋:「政府公布的新公廁設計和現實有距離,翻新或優化後的公廁,內裡為工友提供的休息空間或值勤室面積,其實都很狹小,甚至部分差得沒有封頂,只在廁格內設置休息地方,狀況不理想。」
中心要求擴大公廁值勤室面積,更理想是設在公廁外,提升清潔工待命及休息的環境,令他們可更有尊嚴地為市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