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又到一年一度的網購盛事「雙十一」,這個由阿里巴巴在十二年前發起的促銷活動,時至今日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網絡購物節日,規模越來越大的同時,亦帶來不少問題。
今年雙十一購物節開始後不久,已有消費者投訴,有商戶聲稱透過預售方式購物,先付一百元人民幣訂金,便可扣減一百元優惠券,但最後到手價格與活動前原價一樣,買家因為沒保留證據,無法維權。
中國消費者協會提醒消費者,一些商戶的雙十一促銷價格未必真的優惠,甚至有可能是全年最貴,消費者購物前最好提前了解價格走勢,不要盡信宣傳而盲目跟風下單。
市場監管總局也警告商戶不能以「先提價後打折」、虛構原價和不履行價格承諾等違法方式促銷,去年天貓超市和京東就曾被發現違規,受到當局處罰。
另一方面,不少人在網上購物時都會根據產品的銷量和評價做決定,雖然《電子商務法》早已規管「刷單」、編造好評等誤導消費者的行為,《澎湃新聞》的調查發現,從事「刷單」生意的平台仍然活躍。
他們招攬「刷手」的手段變得更謹慎和隱蔽,例如採取邀約制和收會費,有「刷單」平台旗下目前有四十多萬個刷手,每天活躍的有七、八萬個。
有專家指出,雖然網購平台有能力查出大部分虛假交易行為,但由於商戶「刷單」,網購平台照樣能收取服務費,也能令成交金額好看,所以若不是特別明顯的「刷單」,平台很可能隻眼開隻眼閉。
內地傳媒同時關注使用網購平台應用程式帶來的私隱問題,《澎湃新聞》的記者趁雙十一測試在淘寶等多個平台的手機應用程式,使用拍照或上傳圖片搜尋產品的功能,發現淘寶和京東等平台在用戶關閉程式後,仍多次讀取用家的照片和使用相機,涉嫌過度收集數據。
大家趁雙十一盡情購物時,除了要做個精明的消費者,亦要留意保護好個人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