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籃球之神」米高佐敦 ,八年時間足夠他六奪NBA總冠軍。不過,在中國同樣的八年,僅能讓他取回自己肖像、商標。
米高佐敦與內地品牌喬丹體育之間的商標糾紛案,最高人民法院近日的終極裁決。
喬丹體育過去二十年,一直沿用米高佐敦飛身入樽的剪影,及其內地譯名「喬丹」商標,被判違反中國商標法,損害佐敦的權利,需撤銷商標,令到自2012年起,纏擾八年的訴訟告一段落。
這間曾經反告Nike旗下Air Jordan侵害商標權,要求道歉兼索償的喬丹體育,在2000年創立,總部設於福建,英文名用上喬丹的普通話拼音,目前內地有逾5000間門店。
他們擁有多個與米高佐敦有關的商標,包括經典球衣號碼「23」,甚至連佐敦兩名向來沒專注運動發展的兒子姓名,都已被喬丹「搶注」。
喬丹體育曾經連續三年成為中央電視台籃球賽事的合作夥伴,即品牌一直得到官媒認可。
喬丹體育2012年就曾經想走向資本市場,成為A股體育品牌第一股。不過,受與Nike及佐敦的官司拖延,到去年才在上交所再次「過會」。不過,官司終極敗訴,上市之路再遇挫折。
在內地不少老翻告正版案件中,同樣較倒楣的New Balance亦沉冤得雪,與紐巴倫的正名之爭獲勝。
而來自丹麥的樂高公司起訴「樂拼」的侵權案,亦有了終審判決。上周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判決,樂拼因為侵犯著作權及不正常競爭糾紛,需賠償470萬元。
知識產權在過去兩年的中美貿易戰上,一直作為美方的談判籌碼。1月簽署的首階段貿易協議「大和解」,中方已承諾會加強保護知識產權及執法 。
Air Jordan、New Balance及樂高公司,近期接連成功討回公道,有多人都認為,中國山寨品牌力量正逐步瓦解。
外國的評論認為,在特朗普多次警告,要求調查中國侵犯知識產權行為下,喬丹等案件算是積極而迅速的回應。
內地品牌大大小小的侵權行為,源於中國本土品牌在發展初期,靠依傍名牌、名人等商標,打著「擦邊球」、「搭順風車」的僥倖心態,吸引大眾關注及成長。
即使民眾對這些侵權案反應仍然兩極,但明顯地這類用知名商標諧音、同義字等行為謀利的行業,已愈來愈被市場唾棄,甚至被直接當作偽劣產品。不過,要改變世界對中國偽冒、劣質品牌的污名,仍有漫漫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