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波羅的海上,一班工人忙於鋪設北溪二號項目的天然氣管道,項目連接俄羅斯和德國,預料全長約1230公里的雙管道,將每年運送多550億立方米俄羅斯天然氣到歐洲。
工程人員目前已完成近九成的管道設置,正當項目有望在明年上半年啟用之際,美國宣布制裁參與北溪二號的企業,認為項目會令歐洲過分倚賴俄羅斯的能源,德國狠批美國干涉主權,到底兩國各自在北溪二號上有何盤算呢?
美國總統特朗普去年北約會議批評,德國對北約貢獻不足,反而付錢於「敵國」俄羅斯購買天然氣。
德國事實上在能源上的選擇不多,為了減排,煤炭發電廠陸續關閉。
日本311大地震引發福島核危機後,又觸發德國關閉十間核能發電廠,德國因此對天然氣的需求增加。全國四分一電力由燃燒天然氣提供,九成天然氣要靠外國輸入,俄羅斯是德國最大的天然氣供應國,其次是荷蘭和挪威。
由於荷蘭主要的天然氣油田所在地格羅寧根多次因開採活動引發地震,遭居民抗議,當局決定最快2022年停止開採天然氣,預料大大減少出口天然氣到德國。
德國的能源公司估計,整個歐洲在未來十年平均每年要面對最多三千億立方米的天然氣缺口。德國總理默克爾出於實際考慮與俄羅斯立下北溪之約。
北溪一號2011年啟用之前,俄羅斯有三分二天然氣是經烏克蘭、波蘭等東歐國家運送到西歐,俄羅斯需要向這些國家付過境費。
俄羅斯目前供應四成歐洲天然氣,北溪二號一旦上線,進一步將整個北溪項目的天然氣運輸量加大至1100億立法米,意味經東歐的運輸量可能減少,影響到烏克蘭等國收益,美國以此作為反對北溪的主要原因。
俄羅斯則指控,美國只是以此為名,實際是想以美國生產的液態天然氣搶佔歐洲能源市場,液態天然氣技術讓美國成為能源大國,特朗普矢志擴大有關出口。
目前歐洲有24個港口可以卸裝液態天然氣,德國正加緊建設當地首個處理液態天然氣設施,預料2022年啟用,分析認為是要向華府展示善意。
與此同時,德國與俄羅斯都表明,北溪二號工程會如常進行,華府制裁最多只會將啟用日期推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