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不少孕婦都被人問過,會自然生還是開刀生。剖腹生產手術本為救命手術,主要用以協助分娩有困難或高風險的婦女,但隨着很多國家越來越富裕,這項手術越見普遍。
世衛早就警告,很多國家的剖腹生產率超過一成五,已達到濫用程度,浪費醫療資源,亦令婦嬰無必要地面對手術風險。
中國差不多一半的小孩是透過剖腹生產出世,是問題嚴重的國家之一,但有研究就發現,中國的剖腹生產增長率近年有放慢迹象。
當中又以大城市例如上海、北京等,剖腹生產率下降得較顯着。其中一個原因是內地的中產知識分子開始盛行健康文化,會花時間研究不同的分娩過程,對母嬰健康的利弊,不再只是因怕痛等因素,盲目選擇剖腹生產。
內地的醫院亦加強教育婦女自然分娩的基礎知識,以及剖腹生產的各項風險,並向準備進入產程的婦女提供各式各樣紓緩痛楚的方式,令內地孕婦對自然分娩更有信心。
中央亦積極降低全國剖腹生產率,投入資源加強婦產科護理,但研究就指,令中國剖腹生產率放緩的決定性因素是一系列懲罰性措施,原意是懲罰胡亂進行相關手術的醫院。
當局為剖腹生產率設定警戒線,超出的醫院就會罰款,國家對醫院的資助額亦因而會受影響,嚴重者甚至會吊銷牌照。
英國廣播公司報道稱,2012年湖北省一些剖腹生產率高的醫院,就被勒令停辦和改革。
有學者擔心這些措施變相懲罰產婦,無視她們在心理上對剖腹產子的需要,鼓勵醫生不理她們的意願,最終可能會有反效果。去年陝西榆林一個產婦就因為被拒絕剖腹生產跳樓。
世衛指,降低剖腹生產率的最終目標都是希望婦嬰得到最適切在醫學上有必要的護理,盲目的懲罰無法達到這個效果,更重要是鼓勵新手媽媽選擇自然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