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這一星期,當全世界聚焦越南河內的美朝峰會時,印度和巴基斯坦這兩個傳統敵對國面臨開戰邊緣。
印度自1971年第三次印巴戰爭以來,首次越境空襲巴基斯坦,報復二月中印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遭受巴國武裝分子炸彈襲擊,造成最少40名軍人死亡。
巴基斯坦以空襲還擊,擊中印度戰機,俘虜機師。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警告誤判風險高,深怕引發史上第一次兩個擁核國的全面戰爭。
這場危機對北韓無核化有甚麼啟示呢?
印巴的衝突源自領土問題,1947年英國結束對英屬印度的殖民,巴基斯坦及印度相繼獨立。他們之後打過三場仗,其中一次巴基斯坦失去大部分土地,成為今日的孟加拉。
面對國恥,巴基斯坦政客早已表明即使人民食草都要發展核武。1998巴基斯坦與印度看齊為擁核國,自此兩國的敵對衝突不再輕易升級至全面戰爭。
1999年巴基斯坦軍隊越過控制線,進入印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與印軍駁火。美國的衛星圖片顯示,巴基斯坦當時正調動核武戒備,美國迅速介入調停,印度亦表現克制。
事件顯示對巴基斯坦而言,靠擁有核武就可震懾國力與軍力都比自己強得多的印度,是自保、自衛的行為,但對於外界,印巴緊張的關係令不少人都擔心一次誤判,足以造成兩國大量平民死亡。
分析認為,這正正是不少國家在國防上面對的兩難。
北韓都不例外,一直希望從美國身上得到巴基斯坦式待遇,保留核武同時又不受制裁,自保而不被孤立。特別是在伊拉克和利比亞聲稱全面棄核後,其領袖先後遭美國和美國有份支持的武裝分子倒台,以極盡羞辱的方式死亡,巴基斯坦模式更顯吸引。
美國擁有全球第二多核武,面對着美國和在美國核保護傘下的南韓,似乎要說服北韓全面棄核仍然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