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新聞智庫】梯若爾被譽當代天才經濟學家

【新聞智庫】梯若爾被譽當代天才經濟學家

【now新聞台】諾貝爾經濟學獎塵埃落定,由法國經濟學家梯若爾獲得。該獎項自1999年以來一直是美國學者的囊中物,梯若爾是第三位獲這個殊榮的法國人。

梯若爾被譽為當代的天才經濟學家,研究涉足宏觀經濟學、產業組織理論、博弈理論、激勵理論、國際金融等多個經濟學重要領域。其中一個研究範疇,在於闡明如何理解並且監管從一間或數間寡頭公司壟斷的行業。

梯若爾認為當一間大公司,或數家寡頭企業壟斷市場時,必定會衍生價格過高等問題。一旦自由競爭失效,政府便要監管。當中的理論要旨,在於政府應就不同行業度身制訂規管措施,絕對不能一刀切,同時,亦要給予適當的激勵,亦要令企業向政府披露有用的資訊。

傳統學說認為,割價戰會引發惡性競爭,要受反壟斷法規管,但免費報紙的出現,引證其可行性,類似的情況亦適用於信用卡或社交媒體等。相關的理論,亦適用於競爭法的立法層面。例如,上游與下游公司合併,或會造成反競爭效果,不可不防。

梯若爾提出政策制訂的框架和方針,範圍涵蓋電訊、網絡以至銀行等多個行業,甚至影響微軟和谷歌等大型企業的監管。他曾提及,2008年金融危機正正是源於監管失效,調控不力。早在02年,梯若爾已提出不能單靠資本自由化橫行天下,更不可以忽視市場失靈,對國際造成的影響。回望過去,發覺這位經濟大師的說話確具前瞻性。

梯若爾早年接受訪問時,贈了數個錦囊予中國,建議政府應趁經濟好的時候推行改革,在修好法規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外,也要放鬆管制,提倡自由貿易、禁止內部交易、減少內部徵稅和特別留意房地產泡沫。若要留著人才,便要改善教育制度。

梯若爾最新的研究範疇,是經濟心理學,希望通過心理學將人的行為具體化,填補經濟學理論不能夠解釋的空白,所以不要以為經濟學理論好高深,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之中,四周也有用及之處。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