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香港的佔領行動,連日來不單佔據主流傳媒版面,連社交網站和聊天室群組,亦被「洗版」。
互聯網普及,社會運動多一個途徑傳播訊息,更加可藉此製造輿論,掌握民情。台灣三月通過《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審查,被指跳過正常程序,是黑箱作業,引發不滿。學界帶頭發動抗爭,最終將立法院佔領。示威人士不斷在網上號召民眾聲援,又不時透過社交網站和影片分享網站,發布訊息和上載影片,爭取民心。輿論幾乎一面倒支持。學生最終在廿三日後,和平撤出立法院,全身而退。
並非每次抗爭均可以不流血完場。數年前中東和北非的茉莉花革命,造成的傷亡不計其數。2010年底,突尼斯一名青年自焚,控訴對執法人員濫權的不滿。事件引發全國多處騷亂,總統本阿里逃亡到沙特阿拉伯,突尼斯霎時變天。抗議浪潮沒有就此結束,埃及、利比亞、也門等多國有人仿效,紛紛爆發反獨裁政權示威。穆巴拉克、卡達菲、薩利赫數個執政多年的領袖,相繼倒台。
多個阿拉伯國家的官方媒體本來一度封鎖消息,莫說是外人,即使是國內民眾,對反政府或鎮壓的事均一無所知。全賴禁之不絕的民間網絡群組將訊息傳播,令民眾抗爭行動,得以在阿拉伯世界,遍地開花。
2011年在網上發動的佔領華爾街運動,正正是借鏡阿拉伯之春。即使無明確的領袖,仍能一呼百應。不單紐約華爾街,洛杉磯、三藩市、芝加哥、以至歐洲、亞洲和澳洲等多個地方,均有佔領金融機構活動。中環的匯豐銀行總行,亦一度成為抗爭戰場,地下的廣場就被佔據長達十一個月。
早在清末已經有公車上書,當年知識份子所做的,是奔走相告,再連署陳情。今時今日科技進步,上書比昔日容易,但可否更容易達到目的,便是另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