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航運業碳排放量驚人,佔了全球總排放量的大約2%,如果將航運業當成一個國家,她的碳排放排名就會高居全球第六,僅次於中國、美國、印度、俄羅斯和日本之後。
航運業未有如這些國家般,受國際氣候協議《巴黎協定》規範,但在面對全球社會致力盡快減碳的強大聲音下,業界亦意識到不能夠置身事外。
代表全球超過九成以上商船隊的國際航運公會等組織,最近呼籲各國政府徵收碳稅,將增加的稅收轉化成資金,研發減少碳排放的新技術,又要求聯合國轄下的國際海事組織盡快商討,預計最快2023年前啟動。
不過一些小型的航運公司擔心,投資研發減碳排放新技術,會對它們構成財政壓力。有德國物流專家就認為,這類以市場為本的措施,確是有需要實行,亦相信各國會對業界提供更多財政上的鼓勵。
從船隻設計方面着手,確是有助減少碳排放,不過這種做法不足以促成零碳排放,最關鍵的做法其實是要棄用化石燃料。
全球海運業龍頭馬士基表明,放棄化石燃料是海運業生存必需要做的事。馬士基在《2020年可持續發展報告》中指出,各國陸續推出氣候立法、制定徵收碳稅等機制,如果不設法在營運上脫碳,公司最終可能會增加數十億美元的成本。
不過因應海運無法可以像電動車般充電,加上電池續航力不足,全面採用新的碳中和燃料可說是唯一可行的方法。馬士基早前就宣布,在2023年推出全球第一艘碳中和船隻,2050年實現淨零碳排。
船隊使用綠色能源,確會增加運輸成本,不過馬士基估計,假如航運成本增加兩成,一對定價約780港元的跑鞋,成本只會增加約五角,一台標價約3800多港元的電腦會多大約五元,認為市場會接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