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新聞智庫】最後一戰?

【新聞智庫】最後一戰?

【Now新聞台】敘利亞內戰持續七年,政府軍在俄羅斯及伊朗支援下,過去兩年逐步收復失地。

戰事形勢轉趨明朗,只待攻陷反對派僅餘據點,西北部伊德利卜省內戰勝利在望。

戰事臨近,伊德利卜火藥味漸濃。過去數周,敘利亞地面部隊開始集結伊德利卜以南一帶,部署作戰。俄軍亦恢復空襲,又於地中海舉行大型軍演示警。報道稱,敘利亞或於本月10日正式展開軍事行動。

輿論認為巴沙爾政權打勝仗,只是時間問題。各方交戰可能衍生的人道危機,才是國際社會憂慮所在。

伊德利卜人口近300萬,三分一是幼童。聯合國估計,一旦開戰,或多達80萬平民流離失所,引發人道災難。更棘手的是,當地同時匿藏3萬名從屬不同勢力的武裝分子,最大派系是曾與阿爾蓋達有連繫的「沙姆解放組織」。

組織2015年起,控制伊德利卜大部分地區儼如當地「地方政府」,叛軍「最後一戰」料將激烈頑抗。

外界關注交戰各方會否動用化武,伊德利卜去年曾遭受氯氣襲擊,觸發美國向敘利亞發射戰斧巡航導彈報復。華府已率先表明,一旦敘利亞軍方使用化武,會以迅速、恰當行動回應。

總統特朗普日前亦警告,假若巴沙爾及其盟友鹵莽向伊德利卜發動攻勢,將令成千上萬人喪命。

惟分析認為一眾持份者中,美國於伊德利卜戰役角色有限,有能力左右戰事發展的反而是俄羅斯及土耳其。兩國雖於敘利亞問題立場對立,然而並非沒有合作空間。

與巴沙爾同一陣線的俄羅斯,雖然聲言要剷除伊德利卜恐怖分子,惟其亦不欲深陷內戰泥沼。

另一邊的土耳其,自敘利亞內戰爆發至今已接收了逾300萬難民,民怨不斷升溫,加上當地經濟正走下坡,急欲阻止另一波難民潮。

報道稱,俄土兩國近期頻繁協商,冀協力游說政府軍及叛軍讓步,容許平民先循人道走廊撤離,避免爆發全面戰爭。惟進展不容樂觀,有指土耳其早前游說沙姆解放組織解除武裝不果,更將其定性為恐怖組織。

各方各有盤算,斡旋成果以至平民前路如何,依然難料。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