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沒有居家令,沒有封關,人人如常外出到餐廳、酒吧消遣,這些全部是瑞典在疫情下的真實寫照,被外界譏為「佛系抗疫」。
隨着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轉趨緩和,重開經濟還是繼續封城,成為多地政府當前要面對的重大難題,瑞典這種另類的防疫模式,又是否一條新出路?
瑞典的抗疫之路與其他國家不一樣,她沒有「跟大隊」推「辣招」抗疫,而是全靠民眾的「責任心」,自律地保持社交距離,學習與病毒共存。
首相勒文形容,抗疫有如馬拉松,自願性限制才可以維持得更久,又說瑞典一點也不「佛系」。
瑞典的防疫政策,由首席流行病學家蒂格內爾主導。當地民調顯示,瑞典人對蒂格內爾的信任度相當高,有差不多九成,民眾普遍相信蒂格內爾為首的這些政府專家,所提供的意見能有助他們抗疫,正正是這份的認同,令抗疫指令得以透過指引的形式落實。
作為北歐最大的國家,瑞典人口只有一千萬,人口密度低,加上超過一半是一人家庭,比較容易做到「社交隔離」,這些都是瑞典的優勢。雖然病例和死亡人數冠絕北歐,但是比起英國和意大利等,有採取嚴格限制的國家,瑞典的死亡數字就相對處於低水平,儘管長者的死亡率很高,但許多瑞典人都認為,瑞典的防疫策略,由於可持續性高,長遠將可以發揮更好的作用。
有政府中人重申,瑞典的抗疫策略,並不是要達致群體免疫,而是要在救人的同時,防止醫療系統崩潰,例如政府不強制停課,令醫護人員不至於被迫要放假照顧年幼子女、大推特快有薪病假,亦是為了想確保有病徵者,不會因為經濟問題,要繼續上班而散播病毒。
世衛突發衞生事件規劃執行主任瑞安日前曾經表示,如果社會未來要在「疫」境下繼續運作,瑞典可以是參考對象,不過有專家則指出,瑞典的抗疫成效,全賴當地人與人之間,以及對政府的高度信任,其他地方很難複製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