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灰色地帶】新盤銷售「一契多伙」頻現

【灰色地帶】新盤銷售「一契多伙」頻現

【Now新聞台】近期本港新盤銷售中,買家以一份買賣合約購買多個單位,俗稱一契多伙的情況加劇,有議員表示,反映辣招未能有效遏抑投資需求,並質疑首置客身分被濫用。

年初至今,啟德兩個新盤合共錄得約870宗成交,其中逾110個單位涉及一契多伙交易,當中最大手買賣是有買家斥資1.3億元,以一份合約購買15個單位。

西半山一個新盤首宗,亦是現時唯一一宗成交,涉及六個單位,成交價近7.6億元,買家同樣報稱是首置客,以一份合約入市,估計可少付近5000萬元稅款。

至於本月三個主要新盤,累積逾1400宗成交中,逾420個單位屬一契多伙個案,佔整體成交比例達30%。

有律師表示,自去年11月政府劃一調高住宅印花稅至15%後,不少投資者絞盡腦汁轉用首置客身分入市外,大部分更傾向以一份合約購買兩個以上的單位。

有議員認為,情況反映政府出招前未有周詳考慮,徵收印花稅以一份文書為基礎,忽略牽涉的樓價及單位數量,即漠視買家背後的入市動機,屬自住還是投資性質,變相令新辣招形同虛設。

立法會議員麥美娟質疑,首置客的定義是否應重新界定為從未擁有物業的買家,而非入市時沒有持有物業的買家,才可有效遏抑投資需求,以及協助真正上車客。

早前市場一度傳出政府有意收緊辣招,杜絕一契多伙的情況,運輸及房屋局已經否認,局方認為,不宜為這項非常時期的需求管理措施,對印花稅制度作出根本性改動。

  1. 更多